記者從市林業部門了解到,目前,我市鳥類記錄有364個品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7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66種。由于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鳥類的品種和數量,每年有增長之勢。
每年3至5月份,鳥類活動頻繁,是最佳的觀鳥季節。在肇慶,有一群觀鳥、拍鳥發燒友,他們扛著“長槍短炮”,奔走于山林、田野、公園等地,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了各種鳥類的靈動之美,同時也見證了肇慶生態環境的良好變化。近日,記者采訪了其中三位。
黃小云
在肇發現國家一級保護鳥類
春季的北嶺山,鳥語花香。一位肩上扛著“長槍短炮”的女士,正興致勃勃地尋覓著林中的鳥蹤蟲影。她叫黃小云,雖已退休,但追鳥的勁頭不亞于年輕人。
黃小云在尋鳥。肇慶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楊永新 攝
2010年,黃小云的愛好由戶外徒步轉向了攝影。“在大自然中經常見到各種鳥兒,叫聲動聽,靈氣十足,非常可愛,決定用相機留住它們。”黃小云告訴記者,為此她不惜重金購買了相機、長焦鏡頭等專業設備,早出晚歸,拍鳥興趣一發不可收拾。
為了拍到心儀的鳥兒,同時不打擾它們,黃小云經常在遠距離搭“窩”,將自己隱蔽在里面,酷熱天氣悶出一身汗,卻樂此不疲。“我拍攝的原則就是,不誘拍、不擺拍,不打擾。”黃小云說,為了拍到靈動的鳥兒,往往一守就是一整天,甚至數天。
因為喜歡和執著,黃小云收獲滿滿。“通過觀鳥、拍鳥,我掌握了不少與鳥有關的知識,學會了通過叫聲和飛行姿勢就可以辨別鳥的品種。更重要的是,體會到大自然生物多樣性以及人和野生動物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2019年,黃小云等觀鳥愛好者參與了廣州自然協會在廣東省尋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黃胸鹀的行動,他們負責肇慶區域。經過不懈努力,2020年,他們終于在鼎湖和高要等地發現了黃胸鹀,成為該鳥在肇慶首次有影像記錄的發現者,為肇慶新增鳥類作出了貢獻。
“近年來,受肇慶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我們陸續發現了黑眉柳鶯、棕臉鹟鶯、紅頂鹛、海南鳽、丘鷸、紫葦鳽、厚嘴綠鳩和楔尾綠鳩等新品種,其中厚嘴綠鳩和楔尾綠鳩還刷新了廣東省鳥類新記錄。”黃小云高興地說。
許慶彬
從“鳥無知”到“鳥百科”
“這是白眉姬鹟,喜歡清晨時分出來覓食。”“這是紅嘴藍鵲,聽聲音是在求偶。”近日,記者跟隨許慶彬在波海公園觀鳥,見到鳥兒從頭頂飛過,他都能精準辨別出名字。
許慶彬。肇慶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楊永新 攝
“我從1988年參加工作開始就從事攝影,曾在原西江圖片社擔任攝影記者,現任高要區攝影協會主席。”許慶彬說,真正全身心投入觀鳥與專職鳥類攝影,是從2018年才開始。
許慶彬配置的“長槍短炮”,從最初定格鳥兒的照片,到如今能記錄鳥兒動態的視頻,一只只可愛珍貴的鳥兒都被他收錄進相機之中。
許慶彬留意到,近年來,越來越多新鳥類“闖”入七星巖、波海公園等肇慶周邊區域,比如戴勝、彩鹮、東方白鸛等。一開始,他以為這些鳥兒只是匆匆過客,沒想到后來頻繁相見,成了留客。“我看它們是相中了肇慶的青山綠水,舍不得離開了。”
2021年春季,許慶彬在高要區白諸鎮野外拍攝到一只雌性彩鷸,為肇慶首次影像記錄,為我市鳥類名錄增添了新成員。
憑借在肇慶本地鳥類拍攝方面的出色成果,許慶彬被相關部門簽約為鳥類收集合作方。2020年,受市林業部門委托,他主編的《肇慶常見野生鳥類圖集》問世,廣受好評。“我目前正準備更新圖集,這次收錄的品種達到322種,比上一期多了近一倍。”許慶彬難掩興奮地說。
黎炳雄
用鏡頭追逐鳥類蹤跡
黎炳雄在野外守候鳥兒到來。肇慶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楊永新 攝
黎炳雄對鳥類的喜愛,從少年時期就開始了。“我小時候沒有相機,就用筆勾勒在紙上。后來參加工作,就用第一筆積蓄買了一臺膠片相機,自此開啟了我的拍鳥之旅。”黎炳雄回憶道。再后來,手頭逐漸寬裕,他又增添了專業相機,拍起鳥來更得心應手。
為了拍鳥,黎炳雄幾乎踏遍了肇慶的山山水水,還奔赴省內外,如云南、西藏、四川等地,尋覓未曾謀面的鳥類新品種,記錄它們動人的模樣。2018 年,黎炳雄聽聞斯里蘭卡有著眾多鳥類珍稀品種,便毫不猶豫奔赴該國,一待就是十天,成功捕捉到許多珍貴的鳥類影像。如今,黎炳雄鏡頭下的鳥類已超 500 種,其中部分照片還被政府部門收錄存檔。
“有一種樹皮鳥,白天趴在樹干上,一動不動,直至夜幕降臨才飛離樹木覓食。因其羽毛顏色與樹皮極為相似,常人很難察覺。有一回,我聽說在陽江發現了它的蹤跡,二話不說,驅車三個多小時趕過去拍攝,拍完又趕回來。”黎炳雄笑笑說。
讓黎炳雄感慨的是,往昔那些隱匿于深山老林的鳥兒,如今在肇慶城區周邊也頻繁現身。如領鵂鹠,在北嶺山森林公園、鼎湖山景區等地,時常見到它們的身影。“如今,鳥兒的數量顯著增加,新品種也不斷涌現。肇慶優良的生態環境,民眾對野生動物保護意識的提升,讓越來越多的鳥兒選擇在肇慶安家落戶,與人類和諧共生。”
采訪間,黎炳雄的手機驟然響起。“同行說陽江那邊發現了勺嘴鷸、巖鷺等國寶級鳥類,我得趕緊過去拍攝。”說著,黎炳雄迅速收拾好攝影器材,駕車疾馳而去。
來源:肇慶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楊永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