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芽、抽枝、長葉……駕車進入四會市威整鎮,沿路不時會見到一片片夜蘭花種植地。在明媚春光下,夜蘭花長勢喜人,5月就能迎來采摘期。
陳火森(左)和曾德球在種植基地里查看夜蘭花生長情況。記者 潘粵華 攝
夜蘭花又名夜香花、千里香,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可以入菜、入藥、制香,市場需求旺盛。近年來,威整鎮積極探索“一鎮一業”產業發展新路徑,致力打造夜蘭花特色專業小鎮,讓夜蘭花成為群眾的“致富花”。
“現在是夜蘭花發芽期,需要做好修枝、施肥和噴藥的工作。這片夜蘭花長得不錯,部分枝節已經長出小花苞了。”在夜蘭花種植基地里,四會市華億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四會市威整鎮夜蘭花協會會長陳火森一邊查看夜蘭花的生長情況,一邊對記者說。
陳火森種植了約100畝的夜蘭花,并成立公司,收購周邊農戶種植的夜蘭花,培育花苗銷售,免費為農戶提供種植技術指導。種植夜蘭花十幾年,他見證了市場逐漸火熱。“近年,隨著預制菜的興起,夜蘭花市場需求激增,原本只在省內銷售的威整鎮夜蘭花迅速走向全國,經濟效益可觀。”陳火森說,早年夜蘭花收購價每斤六七元,如今需求增加,價格看漲,普遍每斤售價超10元,“去年,夜蘭花收購價達到13元一斤。”
四會市威整鎮夜蘭花協會副會長曾德球,在蘇屋村種有3畝夜蘭花。早些年,這3畝夜蘭花一年的收益五六萬元,到了最近兩三年,年收益增加至約13萬元。因為經濟效益好,他今年增種了7畝夜蘭花。連原本在外地打工的兒子因看到市場好,于去年回鄉幫忙管理夜蘭花種植基地。曾德球告訴記者:“種植夜蘭花成本不大,技術要求不高。第一年的投資每畝約6000元。如果管護得好,首年就能回本。畝產約3000斤,最高可有4000斤。”
“在這里種植夜蘭花,完全不用擔心銷路。”90后羅燁瑩是威整鎮南龍村人,家里種了約7畝夜蘭花,每到采摘期,都有專人上門收購。“如今打通了省外的銷售渠道,夜蘭花銷往上海、北京、浙江、江西等地。”她說道。
據了解,夜蘭花的采摘期是每年5月至10月,每天都要采摘。基地聘請工人,為當地村民創造了工作崗位,增加了收入。陳火森說:“一畝地需要一名工人管護。采摘期內,人工按天計算是每天120元,按斤計則是每斤采摘價3.5元。”
需求大、效益好、銷售無憂,讓越來越多的農戶種植夜蘭花。目前,威整鎮已建成夜蘭花專業合作社1個、夜蘭花苗圃場3個、夜蘭花購銷中心2個、深加工項目2個。去年,全鎮夜蘭花種植面積1500多畝,帶動周邊農戶種植400多戶,年產量達2250噸,年產值約5000萬元,助力威整鎮瓦屋村、黃洞村、甜竹坑村等村集體收入突破15萬元。今年,威整鎮新種植了500畝夜蘭花。
威整鎮副鎮長曾嘉慶介紹,結合“百千萬工程”部署要求,威整鎮全力打造集育苗、種植、配送、銷售、深加工于一體的夜蘭花產業鏈,積極對接銀行機構,為農戶解決種植資金難題;與肇慶市農林科學院合作,邀請科技特派員為農戶提供科學種植指導;開辦夜蘭花種植培訓班,提升農戶種植、銷售水平;建成夜蘭花冷藏加工企業,實現冷鏈配送,解決儲存、運輸問題;成立專業合作社和協會,破解散戶種植“小散弱”難題。
當地還將夜蘭花融入文旅、當地美食,提升夜蘭花品牌影響力。如將夜蘭花制成威整云吞、威隆月餅的餡料,將夜蘭花曬干制作成威整鎮手禮等。
曾嘉慶表示,威整鎮將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立足資源稟賦,繼續扎實推進夜蘭花產業發展,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肇慶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潘粵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