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蘭州戰役結束后,解放軍在戰后清點俘虜時,意外發現俘虜隊伍中無一位團級及以上軍官的身影。彭德懷得知后大怒:“太歹毒了。”彭德懷為何這么說?
1949年,全國解放戰爭已至尾聲,國民黨軍隊在各大戰場上的敗象畢露,敗局幾乎已成定局。在此背景下,我黨決定乘此勝利之勢,一鼓作氣,將目標鎖定在西北地區的馬家軍上,誓要徹底清除這股勢力,為解放大西北鋪平道路。
馬家軍源自清朝末年“陜甘回亂”時期、由馬占鰲奠基并歷經數代傳承壯大的軍事力量,雖曾在西北地區占據一席之地,但因內部紛爭不斷與國民黨政府的腐朽統治相互交織,在面對人民解放軍的雷霆萬鈞之勢時,顯得力不從心,難逃覆滅的宿命。
蘭州是西北地區的戰略重鎮,自然而然成為馬家軍堅守的最后堡壘之一,為徹底拔除這顆釘子,解放整個西北地區,彭德懷親自掛帥,率領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發起攻克蘭州的決定性戰役。
面對解放軍的步步緊逼,國民黨政府雖已四面楚歌,但仍不甘心放棄對大西北的控制,企圖做最后的掙扎。為此,時任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長的閻錫山,緊急召集包括胡宗南、馬步芳、馬鴻逵在內的各方地方勢力,齊聚廣州,共商應對蘭州危機的策略。
事實上,這場會議充滿各自為政、勾心斗角的氛圍,各方勢力均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不愿成為他人戰略中的犧牲品。閻錫山雖絞盡腦汁,試圖策劃作戰計劃來扭轉局勢,但在人民解放軍的強大攻勢和內部矛盾的雙重打擊下,馬家軍的敗局已無法逆轉。
在解放軍的猛烈攻勢下,馬家軍迅速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作為馬家軍的實際領導人,馬步芳在戰役的初期便暴露出他自私自利、漠視士兵安危的本性,一邊鼓動士兵們拼死抵抗,另一邊卻暗地里為自己鋪設退路,準備隨時抽身而退。
隨著解放軍的步步緊逼,蘭州城下戰云密布,馬步芳更是毫不猶豫地選擇棄城而逃,自己先一步逃往青海西寧避難。更為諷刺的是,馬步芳在逃亡之際,還不忘通過電話遙控指揮,命令其子馬繼援帶領高級軍官先行撤離,將士兵們置于更加危險的境地。
馬繼援在接到父親的指令后,雖表面上裝出一副鎮定自若的樣子,召開緊急會議進行所謂的“決戰動員”,私下里早已是人心惶惶,逃跑計劃早已醞釀成熟。馬繼援故作姿態地咬破手指寫下“決戰”二字,企圖以此激發士兵們的斗志,實際上這不過是自欺欺人的把戲,他乘坐專機逃離蘭州,與父親在青海西寧匯合。
這種自私自利、置士兵生死于不顧的行為,讓士兵對指揮層失去信任,只能盲目地、無助地面對我軍的凌厲攻勢,如此混亂的氛圍中,馬家軍失敗早已注定。因此,蘭州戰役結束后,解放軍在戰后清點俘虜時,俘虜隊伍中,無一位團級及以上軍官的身影。
得知此事后,彭老總怒不可遏,痛斥馬家軍的這種行為“太歹毒了!”彭總一向愛兵如子,在他看來,這種將士兵生死置之度外、只顧個人安危的自私行徑,是對士兵生命權的極端漠視,更是對戰爭基本倫理的粗暴踐踏。
蘭州戰役,映照出戰爭中兩種截然不同面貌,我軍團結一心英勇無畏,能夠在逆境中凝聚力量,共同抵御外敵,最終贏得勝利;國民黨軍,如馬家軍這樣自私自利、不顧士兵死活的軍隊,內部矛盾重重,缺乏信任與協作,只能走向失敗與滅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