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于1996年正式啟動211工程建設計劃,這是面向21世紀首個重點高等教育重大工程,經過將近30年的耕耘與布局,211高校在全國已經形成廣泛影響力。
如今國家已經將985工程、211工程都統籌為雙一流高校建設計劃。從實際情況來看,211高校整體實力不如985,但明顯又強于雙一流。
從最近兩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來看,本科畢業于211高校是應聘各類大型世界500強企業的最低門檻,真正擁有學歷優勢。
從學生深造角度來看,211高校的保研率在10%-35%之間,頂尖211高校的保研率能達到30%以上,甚至都能超過部分985高校,遠高于雙一流高校的6%。
因此,綜合以上情況來看,211高校整體的性價比還是非常高。今天小魚老師特意為大家帶來中國211高校的排名,可以作為高考的一個參考(完整榜單在文末)。
2025中國211大學排名發布
2025年全國211高校前三名分別是:北京科技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這三所高校都各有特點,北京科技大學是綜合實力最強,全方位都沒有缺點。包括學科評估、科研平臺以及科研成果、生源質量等都能位居前列,所以綜合實力能位居第一。
北京科技大學最大的問題是,自身優勢學科都偏冷門。比如冶金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科學技術史、礦業工程等。報考學生更愿意選擇機械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等相關專業。
上海財經大學主要是生源質量和畢業生就業質量占據優勢,學校的金融學、會計學、經濟學等專業依然能吸引到高分學生報考,畢業生平均月薪過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則是屬于綜合類理工高校,整體來說專業適應當前社會發展需要。比如航空航天、交通運輸、人工智能、能源與動力工程、電子信息等都很受歡迎。
南京理工大學排名第四,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排名第五。這兩所都是屬于頂尖的理工類211高校,同時入選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名單,其實力得到國家認證。
南理工優勢集中在兵器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光學工程等學科。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則是集中在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學科。
兩所高校都有軍工背景,每年都有大量畢業生到國家軍工類研究所工作,所以畢業生就業質量很高。相對來說西電畢業生就業面更廣,薪資更可觀,錄取分數線更高。
北京交通大學排名第6,實至名歸。北交大是我國交通運輸領域的頂尖高校,主要優勢集中在交通運輸、系統科學、通信工程等領域,學校側重于鐵路網絡信號與系統優化研究。
因此,北京交通大學科研成果突出,畢業生就業質量很高。以往主要到國家鐵路集團、國家電網、中車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建筑集團等著名央企工作。
蘇州大學排名第7,有點出乎意料。相比于前面6所高校,蘇州大學的生源和畢業生就業質量是沒有達到頂尖,學科評估和科研成果等也表現一般。
蘇州大學能有如此高的排名,更多是比拼學校的綜合實力。比如學校的醫學院,還有大量引進的高端人才,使得自身的臨床醫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設計學、軟件工程等學科得到發展。
當然,蘇州大學的發展潛力非常大,學校歷年的資源投入也超過一般211,所以將來也是有機會成為頂級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和中央財經大學并列第8。華東理工大學是原化工部直屬高校,學校的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并列全國第一。依靠上海地理位置優勢,錄取分數線也處于較高水平。
但是大家必須要清楚,化工類專業并不是大家首選,這種情況類似于北京科技大學,大家報考華東理工大學應首選自動化、能源與動力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
中央財經大學地位非常特殊,國家公布的34所中央選調生高校名單,中央財經是唯二上榜的211高校,學校的經濟學、財政學、審計學和會計學等專業都位居全國前十。
哈爾濱工程大學位居全國第10,成為進步最猛的211高校。哈工程最近三年經費預算增長速度非常快,并得到國家的高度關注,各方面的科研成果較為突出。
哈工程優勢在于船舶與海洋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核科學與核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等學科。這些都是跟我國的軍工產業息息相關。
因此,哈爾濱工程大學畢業生主要是到我國軍工企業工作,比如中國船舶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核工業集團等,還有大量畢業生到各種船舶、核潛艇相關的軍工研究所就業。
總體評價
通過以上榜單來看,共計有15所211高校都闖進全國50強。這15所211高校的綜合實力也都已經達到211高校水平。這里面表現比較搶眼的還有排名第15位的鄭州大學。
錄取分數線最高的北京郵電大學,在211高校里面僅排名30,也是讓人感到很意外。這跟學校學科發展相對單一,有很大關系。但北郵的畢業生就業方面在全國211高校里面是領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