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誠投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突然火了!
昨天,這家“中”字開頭的公司打敗了10家“中字頭”公司和8家本土實力派在內,共計110家競標人,預中標成都5.8億元項目!
不過,火了的中誠投公司,似乎又陷入了“圍標串標”輿論的漩渦。
2025年3月14日,有網友在安徽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管網咨詢,“三年內2次以上圍標串標行為是否要吊銷營業執照”。
在郵件內容中,該網友稱,中誠投公司分別在:2022年6月被新余市城管執法局以串通投標行政處罰,2025年3月6日被安徽省宣城市以行賄謀取中標、串通投標作出行政處罰,屬情節嚴重情形,按條例是否要吊銷其營業執照。
那么,該網友提供的兩條信息,是否屬實呢?
筆者查詢發現,2021年12月,中誠投公司等20家企業在參與新余市祥龍大道項目投標中,涉嫌串通投標,涉及金額10782萬元。
經新余市城市管理局調查核實,中誠投公司等20家企業串通投標行為屬實,2022年6月,該局依法對上述20家企業各處53.91萬元罰款。
2025年3月6日,由于中誠投公司在宣城市陶然新村鄰里中心及幼兒園(暫定名)施工總承包工程項目投標活動中,存在串通投標行為,宣城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對其作出行政處罰:罰款214978.07元。
3月18日,對上述網友的咨詢事宜,安徽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管網作出了相關回復。
那么,公司在遭到行政處罰后,是否還能繼續參與投標活動呢?
據一位法律界人士介紹,公司在受到行政處罰期間,是否能參加投標,需結合處罰類型、法律規定及招標文件要求等3個方面來進行綜合判斷。
如果是一般行政處罰(如小額罰款、警告)已整改完畢,且不涉及資質或信用記錄,可以參與投標。
而禁止投標的情形則包括:處罰屬于“重大違法記錄”、導致資質喪失,或招標文件明確禁止受處罰企業參與等。
此外,也可以會通過“信用中國”“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核查企業信用,若處罰被公示且未修復,可能影響評分或資格。
截止發稿前,筆者再次登錄上述官方網站,并沒有查詢到中誠投公司在“行政處罰”、“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有相關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