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大罵“關稅恐慌者是Loser”,一邊瘋狂抄底買股票——美國佐治亞州眾議員馬喬里·泰勒·格林的魔幻操作,再次撕開美國政壇“合法腐敗”的遮羞布。
一、格林的“雙標名場面”:罵別人是失敗者,自己卻偷偷買股票
1. 驚世言論引爆輿論
4月9日,特朗普忠實追隨者格林在國會大發厥詞:“對關稅感到恐慌的人都是失敗者和Loser!”她聲稱高關稅是“美國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還當場嘲諷反對者“缺乏戰略眼光”。
2. 隔天披露十幾次股票交易
戲劇性的是,4月10日格林突然披露其在過去三個月內進行了17次股票購買,涉及能源、軍工、半導體等多個領域,總金額超200萬美元。其中,雷神技術(Raytheon)、**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等軍工巨頭赫然在列。
3. 時間線耐人尋味
關鍵時間點對比如下:
3月15日:格林在眾議院力推《對等關稅法案》,主張對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
3月20日-4月5日:格林密集買入軍工股,恰逢美國與盟友關稅摩擦升級、軍工股因訂單激增股價暴漲;
4月9日:格林發表“關稅恐慌者Loser論”,次日披露交易記錄。
二、合法外衣下的道德拷問:《股票法案》為何成“擺設”?
1. 法律合規≠道德清白
根據美國《STOCK法案》,議員需在交易后45天內披露股票買賣信息,格林的披露程序確實合法。但輿論質疑的核心在于:
信息優勢:作為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格林掌握大量未公開的國防預算、關稅政策等敏感信息;
精準建倉:其交易時間與《對等關稅法案》推進節奏高度重合,軍工股買入后平均漲幅達18%。
2. 美國政壇的公開秘密
格林并非孤例:
佩洛西丈夫在“芯片法案”表決前買入英偉達股票,獲利超千萬美元;
前能源部長格蘭霍姆9筆股票交易全部逾期披露,僅以“文書疏忽”了事;
兩黨議員普遍通過“旋轉門”機制,在軍工、能源等領域“合法套利”。
3. 法律漏洞百出
《STOCK法案》看似嚴格,實則存在三大缺陷:
1. 定義模糊:未明確界定“內幕信息”范圍,議員可借口“個人投資判斷”規避追責;
2. 懲罰輕微:逾期披露僅需繳納少量罰款,與潛在收益相比“九牛一毛”;
3. 執行疲軟:10年來無一名議員因違反該法被起訴,監管淪為“紙老虎”。
三、輿論炸鍋:“這就是美式民主的真相?”
1. 網友辣評
“格林一邊喊著‘讓美國再次偉大’,一邊用納稅人的錢給自己的股票賬戶‘偉大’”;
“美國政客的嘴,騙人的鬼——說一套做一套,華爾街才是他們的親爹”;
“建議把《STOCK法案》改成《合法搶劫法案》,別再侮辱‘道德’二字了”。
2. 利益鏈條曝光
格林的操作背后,是美國軍工復合體-政客-資本的鐵三角:
軍工企業通過游說、捐款影響政策,推動軍費擴張;
政客利用職務便利獲取內幕信息,精準投資軍工股;
資本通過股價上漲套現,再反哺政客競選。
3. 普通民眾買單
高關稅政策導致美國物價飆升,普通家庭年消費成本增加約2100美元。而格林等政客卻通過股票交易大發橫財,形成“政策制造危機→資本收割利潤→民眾承擔代價”的惡性循環。
美式民主的遮羞布?
格林的“關稅狂言+股票套利”組合拳,再次暴露美國政治的本質:打著國家利益旗號,行個人資本增殖之實。當議員們在國會高談闊論時,他們的真實身份或許更接近——華爾街的白手套。
聊句不該聊的:如果XX也能合法下場炒股,會發生什么?
(本文數據來源:《紐約時報》、《STOCK法案》、《對等關稅法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