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騰訊客服的一條回復(fù)悄悄上了熱搜。
這是咋回事兒呢?
起因是多名網(wǎng)友討論社交軟件上“已讀顯示”及“訪客記錄”等功能,有網(wǎng)友表示,反對微信開通這兩項功能,該功能可能會暴露閱讀狀態(tài),導(dǎo)致社交壓力。
對此,騰訊客服表示,目前微信暫無消息已讀功能。
同時,騰訊公司公關(guān)總監(jiān)@騰訊張軍 也發(fā)文強調(diào),這個話題此前就進行過回復(fù)。
他表示:“已讀”會增加信息接收者的心理負擔和社交壓力,所以從一開始微信就堅定不移地不提供這個功能,以后也不會。
事實上,這并不是“已讀顯示”功能第一次引發(fā)爭議。
早在 2018 年的“微信公開課”上,微信團隊也曾闡述過他們的設(shè)計理念:希望用戶在微信中感受到的是“無負擔的使用體驗”。
就此看來,微信明確不會加入“已讀”功能,大家可以放心了~
其實網(wǎng)友對這項功能的排斥心理完全可以理解。
對于發(fā)送方來說,當消息顯示已讀,接收方卻未及時回復(fù),容易產(chǎn)生被忽視、不被尊重的感覺,陷入焦慮等待中。
而對于接收方而言,看到消息已讀提示后,即使當下不方便回復(fù),也會因擔心不回復(fù)引發(fā)誤會,而被迫停下手中的事去處理消息,導(dǎo)致溝通負擔加重。
整體上來說,已讀功能會讓社交壓力增大、增加溝通負擔、影響人際關(guān)系,雖然在工作溝通中能提升效率,但在日常社交中確實不太“方便”。
除了明確拒絕“已讀”功能外,網(wǎng)友還匯總了一些比較期待的功能:單刪提示、朋友圈批量刪除、語音快進、消息撤回不提示等功能。
前段時間,微信還進行了多項新功能的灰度測試。
其中,微信正式對引用回復(fù)功能進行了更新,現(xiàn)在可以引用表情包和語音進行回復(fù),同時回復(fù)內(nèi)容也不受限于文字,可以回復(fù)語音和表情包了。
在此次更新前,引用功能僅支持文字:用戶長按微信聊天中的某條消息,在彈出菜單中點擊“引用”,即可針對該條消息進行回復(fù)。
更新后,用戶只需長按聊天中的某條消息,點擊“引用”按鈕,就能直接以表情包或語音進行回復(fù)。
比如,用戶現(xiàn)在可以用表情包回應(yīng)一條語音消息,或者在群聊中精準引用某張表情包展開互動。
在更新到 8.0.57 正式版后,用戶在觀看視頻號的視頻時,長按屏幕,上方會顯示“2 倍速播放中”,底部會彈出“拖動到此處鎖定 2 倍速”,從而讓視頻保持 2 倍速的狀態(tài)播放。
同時,微信又對倍速播放進行了優(yōu)化:長按屏幕并向左滑,倍速會降低至 1.5 倍。反之,長按屏幕并向右滑,倍速則會提升至 3 倍;且兩種倍速,均支持拖到底部鎖定。
得益于此,看視頻的體驗就變得更快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