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記者 昌小英
通訊員 王域姍
4畝連棟大棚內,4口圓形魚池內魚兒歡騰游弋,水花四濺。魚池以管道連接著立體栽培架,盆栽蔬菜郁郁蔥蔥,構成一座蔬菜“城堡”。今天,記者走進邵陽市大祥區城南街道臺上村“95”后海歸新農人打造的魚菜共生基地,見證了一幅生機勃勃的現代農業畫卷。
“海歸”務農,不走尋常路
黃添驕16歲赴加拿大留學,學習經濟金融,其父黃占軍是一名房地產商人,積累財富后回報家鄉,成立邵陽市鉦淇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在臺上村發展蔬菜種植。2024年,黃添驕學成回國,黃占軍鼓勵他回到農村創業,接手蔬菜種植項目。
“‘海歸’務農,當然得做點不一樣的。”黃添驕經過近一年考察學習,瞄準現代農業。
在臺上村村支“兩委”的支持下,黃添驕盤活村里閑置的4畝設施農業大棚,引進外地成熟設備、技術,發展魚菜共生項目,并因地制宜延伸產業鏈條。
“魚菜共生巧妙結合水產養殖與蔬菜種植,形成生態循環系統。”黃添驕隨手拔起一盆蔬菜,根系發達。他介紹,魚的糞便經細菌分解、過濾等處理后,為蔬菜提供養分,蔬菜根系凈化水質,實現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記者看到,大棚內還設有用餐區、活動區、團建研學區、農產品展銷區和直播間。餐桌錯落設在立體蔬菜栽培架中央。“從基地到餐桌,客戶通過觀看、品味,對綠色農業有了更直接的認知和認同感。”黃添驕表示,這種模式下,農業、文旅、研學、銷售多重融合,畝產能達到50萬元。
黃添驕還聯合臺上村聯合社,探索多元化的智慧農業經營模式,打造由280余塊菜地組成的“共享農場”。“我們將為每塊菜地周邊安裝自動化噴淋設施,由城市家庭認領種植。”黃添驕介紹,公司正開辟微信小程序,用戶坐在家里就可以云端種菜。成為共享農場主后,用戶既可以選擇在周末體驗種植、采收,也可以遠程管護,手機一鍵澆水、施肥,目前已吸引200多戶家庭參加認領,菜地畝產效益近4萬元。
為滿足當下城市居民多元的鄉村休閑體驗需求,該公司還開發星空露營、草莓采摘、家庭廚房及村房短租等項目,為游客提供從蔬菜水果種植、采摘到烹飪到住宿的“一站式”鄉村生活體驗服務。其中,村房短租通過租賃村內常年外出務工家庭的農房,改造為民宿,既增加村民收入,又滿足游客留宿鄉村的需求,實現讓游客想來、留得下。
“農創共富角”帶富鄉村
春光正好,臺上村230畝集中連片油菜花盛開,吸引游客紛至沓來。趁著人流,臺上村黨總支書記鄧碧茜動員村集體企業、合作社以及137戶農戶到花田展銷自種、自養、自加工的23類本地特色農產品。“這些農產品采用生態種養方式生產,吃起來健康營養。”黃添驕當起該村農產品推銷員,為游客推銷。
扎根農村一年,黃添驕還兼職成為臺上村的“講解員”“推介員”。他招聘不同專業的大學生進村,組建一支大學生農業創業團,為村內種植戶上“田間課堂”,通過科普農業科技、分享轉型故事、推介現代農業,帶領村民共同探索生態農業。“我的創業的目標不僅是實現個人價值,更為讓整個鄉村煥發新活力。”黃添驕說。
鉦淇農業還以利益聯結形式,為臺上村78戶168名脫貧戶產業分紅。在魚菜共生基地開辟“農產品集市”攤位,免費為村內基地、農戶帶貨賣貨,邀請村內直播達人、優質農戶共建“農創共富角”,拓寬產品銷售渠道,完善產業化、品牌化鏈條。
“我們正計劃推出‘蔬菜包’服務,將村里老百姓種植的有機蔬菜搭配好送貨上門。”黃添驕說,他想充分發揮所學,推廣“訂單農業+私人定制農業”的發展模式,精準對接餐飲、社區需求,激活銷售端,大幅提升農業生產效益。
目前,臺上村已發展13家農業企業,流轉3000余畝土地,覆蓋糧食、菌類、蔬果種植及花卉培育、家畜養殖、科技農業等各個方面。2024年,臺上村村集體經濟突破88萬元,相關企業解決就業200余人。
時間:2025-04-10
作者:謝智勇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一審:李 忻
二審:王喜嬪
終審:張海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