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CHENGYI
前幾天在李誕的直播間刷到一個女生的來信。她說她在去法國出差的飛機上,結識到一個同為華人的男生。
一開始,女生本以為對方會是個靦腆內向的人。沒想到她出于禮貌和他分享餅干的時候,他竟意外地順從,真的接受了她的好意。
飛行時間較長,他們的座位又相鄰,便由此挑開話題破冰,漸漸聊了起來。
對方表現得格外熱情。主動關心女生:去法國是去旅游,讀書還是工作?經常往返嗎?對那邊熟悉與否?平常在哪里落腳比較多,吃過的最正宗的法餐是哪些?
十幾個小時的航程,兩個人聊得熱火朝天。全然不像才第一次認識的人,反倒像已經熟識多年,只是礙于種種原因也許久未聯系,今天終于在緣分齒輪運轉回原點的時候,得以重逢再續舊情。
快要到下飛機的時間點了,他們還在你來我回地聊著。雙方都無比渴望這趟旅程沒有終點,就這么一直運行下去。
但因為工作緣故,外加目的地不同,他們不得不說再見。臨走前,他們不約而同地掏出手機,報備各自的聯系方式。
在法國出差的那幾天里,男生幾乎每天都有找女生聊天。都是一些尋常的閑聊,問她什么時候回去,工作進度完成得如何,以及不時透露一些他個人的情況。
女生說她能明顯感覺到他的的積極和熱絡。就沖他在飛機上跟她一路激情高漲地分享各種見聞、生活體驗、以及在國外和國內的一些差異,她就覺得他對自己是有好感的。
或許還夠不上喜歡,但至少印象不錯。
回國前,他們相約著一塊吃了頓飯。女生的領導也在場。領導事后也跟女生說,這個小伙子人蠻不錯的。她要是對人家有意思,可以幫忙牽線。
女生笑著婉拒了,說他們頂多只算朋友,還遠遠不到可以談情說愛的程度。就當是乏味旅途中的一抹亮色吧,慰藉一下這趟跨國之行。
可是回國后,隨著兩人聊天越來越頻繁,女生也越來越深陷其中。工作之余,她最感興趣也最期盼的,就是等他的消息,從微信上獲取他一天、一周、一個月的生活動向。
從而也撕開自己平淡日常的口子,讓他順著微光滲透的地方融入進來,給原本波瀾不驚的日子增添些許活力。
她慢慢地愈發習慣起這種跟一個遠在天邊的人保持聯系,隔著距離卻又心滿意足的生活方式。
頻繁聊天給這兩個萍水相逢的人披上一層夢幻色彩。陷得深的一方,會想所當然地以為這就是愛情的雛形。
02.CHENGYI
當女生以直球式態度,開門見山探尋他們的關系,問男生是不是喜歡她的時候。她得到的回答很肯定,不是。
啊?那是什么?她不理解。
你每天跟我聊天,和我分享你的一切,也共享我的一切。我們你來我去,無話不說,仿佛沒有距離。這不是喜歡是什么?
如果從認識的第一天,你就對我不感興趣,怎么會持續那么多天都跟我同頻,不停地周旋呢?
我已經上頭到只需一個契機,就能和你表明心意,確定關系了。你卻說你對我沒有那種意思,只當我是偶然相識而已。
她百思不得其解。
我們就差臨門一腳了,你卻說我們什么都沒發生。
在直播間,李誕說了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他說“你可能也沒那么喜歡他,只是希望他很喜歡你而已。”
我恍若醍醐灌頂。
是啊,雖然女生將這場邂逅描繪得十分羅曼蒂克,把這個男生形容得跟自己簡直如遇知音,說他們之間的氣場怎么怎么默契、氛圍怎么怎么微妙。
自己對他又有多驚喜,多熱切,多期待。
可從始至終,這些都不過是一時曖昧營造出的假象。她不會為了他,再千里迢迢飛一趟法國。也不會為了他,徹底擱淺自己的人生。她甚至都不曾追問對方,既然不喜歡她,為什么要對她這么上心。
他做出了否定回應,否決了她預想中會得到的肯定答案。她因此覺得沒面子、傷自尊,下不來臺罷了。
又或者,她是希望他喜歡自己的。再不濟,對她的好感也會像她對他那樣,平分秋色,而不是失衡太多。
從這個女生的經歷中,我回想到自身。
這些年我遇到過的那些人,和他們推拉,欲拒還迎的時候,我是真的非他們不可,有自己嘴上說的那么執著于他們嗎?
好像沒有。
與其說鐘情他們,莫不如說希望他們先對我欲罷不能,比我更早地對這段關系有更多的憧憬和熱望。
這樣的話,我就會成為決定這段感情走向的主導者。我可以迎合,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絕,轉身離開。
這種想法也許卑劣,但在男女關系里,先低頭的人確實會喪失更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