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因為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推送規則,多多點擊文末右下角留言、分享或“?”,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您的訂閱列表里。
很多人一看到“資產負債率”三個字,就以為它是衡量企業負債水平的唯一指標。但實際上,真正的財務高手會把它拆解成兩個更關鍵的指標——資產有息負債率和資產經營負債率。
為什么?因為負債的性質不同,風險完全不同!
1.資產負債率(總負債率)
公式:資產負債率=總負債/總資產×100%。
馬語解讀:
這個指標反映的是企業整體負債水平,但它掩蓋了一個重要事實——不是所有負債都是“壞負債”。
比如,一家公司資產負債率80%,看起來很高,但如果其中70%是無息經營負債(如應付賬款、預收賬款),那這家公司不僅不危險,反而可能很牛!因為它能無償占用上下游資金,說明議價權極強。
但要注意:如果資產負債率里大部分是有息負債(如銀行貸款、債券),那這家公司可能隨時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2.資產有息負債率(金融杠桿,剛性負債率)
公式:資產有息負債率=有息負債/總資產×100%。
有息負債包括: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這些。這個指標能精準地告訴你,企業背了多少“帶利息的包袱”。
馬語解讀:
這個指標才是真正的“財務炸彈”!因為有息負債是要還本付息的,如果利息費用/凈利潤>30%,別信實控人畫的大餅,一旦企業經營不善,現金流跟不上,就可能暴雷。
優秀公司的特征:資產有息負債率極低,甚至為0。比如蘋果公司曾經長期零有息負債,因為它根本不缺錢,干嘛要借錢付利息?
危險信號:如果一家公司的有息負債率持續上升,但總資產收益率(ROA)卻低于銀行貸款利率,那它就是在用高成本資金做低回報生意,最終可能被利息拖垮。
保命口訣:
制造業:有息負債率>50%,直接拉黑!
房地產:有息負債率>60%,小心暴雷!
茅臺這類現金牛?有息負債率≈0%,這才是真本事!
3.資產經營負債率(經營杠桿,無息負債率)
公式:資產經營負債率=無息經營負債/總資產×100%。
無息經營負債包括: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職工薪酬等不需要支付利息的債務。
馬語解讀:
這個指標反映的是企業的供應鏈控制能力。比如茅臺、格力這樣的公司,預收賬款極高,說明下游經銷商搶著打款;應付賬款高,說明能拖供應商的賬期。這種負債不僅沒成本,反而能增強現金流。
但要注意:如果一家公司的經營負債突然大幅下降,可能意味著供應鏈話語權減弱,比如供應商不再給賬期,經銷商不再提前打款,這是經營惡化的信號!
判斷指標:
無息負債率>20%:行業龍頭潛質。
無息負債率>40%:平臺型公司(如美團、滴滴)。
無息負債率<10%:要么沒競爭力,要么是國企(你懂的)。
4.三者的關系
資產負債率=資產有息負債率+資產經營負債率。
另外,還要好好算算企業的“真實杠桿”:真實杠桿率=有息負債/凈資產。
超過2倍?趕緊跑!這就是顆定時炸彈!
馬語總結:
1、資產負債率高 ≠ 危險,關鍵看有息負債占比。
2、有息負債率高的公司要警惕,特別是當ROA < 貸款利率時,說明它在“借錢找死”。
3、經營負債率高的公司可能是好公司,因為它能“用別人的錢賺錢”。
終極結論:
好公司:低有息負債 + 高經營負債(如茅臺、蘋果)。
爛公司:高有息負債 + 低經營負債(如某些高杠桿房企)。
危險公司:有息負債率持續上升,但ROA持續下降(可能走向資金鏈斷裂)。
記住:負債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借的錢要付利息,而且賺的錢還不夠還利息!
PS:下次看財報,別光盯著“資產負債率”,拆開看看有息負債和經營負債,才能真正看懂一家公司的財務健康度!
全文完,感謝您的閱讀,請收藏轉發,順手點個“贊”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