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王朝的腐敗官員眾多,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到宣統帝退位,多如牛毛。其中,和珅“和中堂”是名氣最大的貪官,他在電視劇《宰相劉羅鍋》《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花式收錢”情節廣為人知,甚至連《華爾街日報》都將其列為世界級的富翁。
盡管和珅有貪婪的缺點,但他的才華和能力是無可否認的,否則他不可能獲得乾隆長達20多年的信任。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因為他的廣博知識和出色記憶力,乾隆皇帝對他贊譽有加。
那年,和珅年僅23歲,乾隆皇帝讓他背誦一篇多年前科舉考試落榜的文章。聽完后,乾隆皇帝對和珅的才華表示高度認可,認為他完全有資格考中進士。
在短時間內,和珅的官職如同坐上了火箭般直線上升,4年內就成功入職軍機處,并獲得了皇帝賞賜的一品朝服。他的成功并非偶然,除了出色的業務能力,和珅還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揣摩皇帝的喜好。
皇帝喜歡欣賞字畫,經常親自蓋章題字,而和珅為了迎合皇帝的口味,更加努力地學習書法,不斷提高自己的字畫技藝。
在乾隆時期,碑帖的交融已經有所體現,但弘歷更加偏愛趙孟頫、董其昌的書風。他的字中透露出甜美的韻味,這是他模仿趙、董的外在形式,卻沒有掌握他們的內在精神。
而和珅則是以歐陽詢、顏真卿的楷書起家的,為了準備科舉考試,他認真研習過“館閣體”。
清代"館閣體"的筆法基礎廣泛,包括歐、趙和文徵明,而和珅在書法方面也有深入研究,他學習了諸如梁詩正、張照、劉統勛和錢南園等書法一流大臣的技巧,并且模仿了康熙和雍正的書法特點。
據說,他還偷出了康熙的"天下第一福"碑,將其藏在了自家的假山之中。
和珅的書法作品以對聯、手詔和御制詩文為主,字體風格多變,楷書行筆流暢,行書深沉穩健,盡顯其獨特的藝術魅力。
他的小楷學習自顏真卿和柳公權,起筆逆鋒切筆,顯得渾厚有力,行筆中鋒明顯,長橫提按分明,撇捺舒展,豎畫釘頭鼠尾,轉折處圓潤流暢,展現出其深厚的書法功底和卓越的藝術才華。
和珅的楷書風格穩重,字形方正且舒展大氣。他的字雖然以橫為主,但骨力不足,略顯遜色。而他的行書雖模仿過乾隆,但仍略顯一般,以圓筆為主,注重筆畫的連帶與轉折,字形飽滿自然,但肉多骨少,帶有一些俗氣。
和珅的書法或許不能與一流書法家相提并論,但觀賞他的作品時,我們很難將他與貪婪的巨奸之臣聯系在一起,這似乎又駁斥了“字如其人”的觀點。
盡管嘉慶曾評價他“小有才,未聞君子之大道也”,我們可以贊揚他的高效率和書法技藝,但他的品行卻無法被我們忽視。
歡迎大家分享對和珅書法的看法,期待您的見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