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黨組織書記是振興鄉村的領頭雁、帶頭人。去年起,杜阮鎮實施“頭雁領航”書記領辦項目,推動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結合實際,因地制宜設立振興發展重點項目。
發展農文旅產業、改造村級工業園、盤活沿街商服樓、完善基礎民生設施、加快綠美鄉村建設……一年多來,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掛帥推進、牽頭落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2024年,杜阮鎮19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共22000多萬元,全部超百萬,其中9個上千萬。
杜阮鎮子綿村萬洋眾創城
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木朗村有耕地500多畝,過去多是水稻與菜田穿插分布,不利于大規模機械耕作,水田地勢較低,雨季還容易出現內澇。在村書記尹旺權帶領下,村干部、農戶們一起到鄰市鄉村學習先進經驗。
通過分片分區科學種植,重新編排家庭承包耕地,引入現代化農耕設備,新建排洪渠、蓄水池、水閘水泵等防止內澇,過去一年,木朗村水稻總產量超16萬斤。依托連片的稻田,去年,木朗村舉辦了多場秋收研學活動,承辦了杜阮羊肉節,帶旺鄉村人氣,推動農文旅產業發展。
木朗村連片水稻
“村里將繼續做大涼瓜經濟,力爭集體經濟收入突破千萬。”談起今年的發展,上巷村書記黃梅芳信心十足。上巷村是“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杜阮涼瓜的核心種植村。這些年,村里積極探索“黨支部+強村公司+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集體經濟增長一年一臺階、兩年翻一番,2024年突破600萬元。
搭建現代化種植大棚,通過“四個統一”拓寬銷路;開辦富民工坊,推出60多款涼瓜周邊特色茶飲;每周末開展“上巷涼瓜研學之旅”活動,吸引市民游客進村體驗農耕;新種3000多棵鳳眼果樹苗,打造生態公園發展林下經濟;盤活閑置房屋引入餐飲、民宿等業態,建成涼瓜綜合體游客服務中心……在黃梅芳帶領下,振興項目接二連三,典型村建設蹄疾步穩。
上巷村民分揀裝箱涼瓜
工業園改造全面鋪開
“簡竹坑工業區建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大部分廠房已經變得老舊,進駐的企業經濟效益也不高,村里計劃進行改造……”去年4月,蓬江區首場“黨建引領 組團幫村”活動走進中和村,現場村書記葉永籌談思路講瓶頸,鄉鎮、部門出主意來支招。
區鎮村攜手推動,該舊工業區升級改造項目迅速啟動:尋找合作投資方,拆除原有舊廠房,新建集生產制作、倉儲物流、生活配套于一體的百畝智造產業園。前段時間,中和村還自主招商引進了4家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建成投產后,預計將為村集體增收上千萬。
“組團幫村”活動走進中和村
改造升級低效工業園區,是激活鎮村經濟的關鍵一招。杜阮鎮各村黨組織書記帶頭領辦工改項目,過去一年,20多個村級舊工業區先后動工改造,涉改面積近2000畝。長喬村投入千萬開發鳳山工業區,興建3棟現代化廠房;亭園村盤活26畝留用地,在大咀山工業園區新建1.3萬平方米廠房……
松園村是工業老村,工業園于2005年建成,多是簡易廠房。為提升土地效益,松園村通過“代建+返租”模式,引入合作方開發官路地段、鳳尾山地段近20畝工業用地,新建1.2萬平方米現代化廠房,吸引優質企業落戶。
村級工改,村民群眾支持和原有廠企搬遷是前提保障。村書記黃均能帶領村干部,逐家走訪廠企,對承租關系進行摸底梳理,制定補償方案;通過“四議兩公開”凝聚共識,舉辦座談會講清細節,打消村民疑慮。目前,項目正在封頂,預計上半年竣工,將為村集體每年增收約50萬元。
松園村新建現代化廠房
綠美鄉村建設加力提速
連日來,在杜臂村,掀起了一股春季植樹熱潮。選調生團隊走進安鳥山,種下50余棵鳳眼果樹;廣德實驗學校師生開展雷鋒月植樹活動,為鄉村添上一片新綠;鎮婦聯邀請女企業家與60對親子家庭攜手,種下50棵桂花、100株杜鵑;鎮總工會動員勞模工匠們參與植樹,打造出一片工匠林;鎮村干部與村民群眾攜手,在工業大道沿線種植200棵樟樹……黨群齊心協力,今年來已累計植樹超1000棵。
在村書記李嘉明推動下,去年來,杜臂村加快綠美鄉村建設,黨群攜手盤活房前屋后、小巷轉角“邊角地”,打造小菜園、小花園,還建立起積分管護機制,引導更多的村民參與進來,至今已建成“四小園”面積超1000平方米,完成31棟農房風貌提升,翻新村路巷道上千米。
杜臂村黨員村民攜手植綠
今年植樹節前后,瑤村社區廣泛開展“綠染瑤村”活動,共新種黃榕、龍船花、翠蘆莉等花草苗木1000多株。“社區科學制定綠化規劃,邀請園林專家指導,動員黨員居民、親子家庭參與植綠,村集體也認捐認種一些。”社區書記區福宏表示。去年來,瑤村社區在黨建公園、一河兩岸、瑤豐生態園等地植綠補綠,打造集生態效益與游玩觀光于一體的綠美景觀帶,讓居民有了休閑散步的好去處。
瑤村社區公園
集體物業盤活煥新
雙樓村擴建舊村委辦公樓,建成五層1600平方米綜合樓,首層出租給臨街商鋪,二至五層是廠企員工宿舍;井根村投入約500萬重建六層僑聯大廈,計劃一至三層打造為村黨群服務中心,四至六層出租拓寬集體增收渠道……杜阮鎮各村黨組織書記還著力盤活集體物業、土地資源,通過村企合作、村組聯營等方式,新建綜合大樓,引入多元業態。
近年來,北蘆村發揮江杜路沿線的交通優勢,大力發展“馬路經濟”,逐步舊改新建沿街物業5萬多平方米,引入餐飲、酒店等業態,2024年集體經濟收入突破2300萬元。去年,為做好新建物業的招商引資,村書記黃潔興與村干部們多方走訪聯系,制定出租招標方案,推動4#商服樓6000多平方米完成招商,將為村集體每年增收百萬元。
北蘆村沿街物業
據悉,為幫助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更好地推進領辦項目,杜阮鎮定期舉辦頭雁專題培訓班和分享交流會,邀請農業、文旅、招商等方面的專家授課,還組織前往先進地區參觀學習,開拓視野提升能力。落實農村黨組織書記分級分檔管理,根據工作表現動態調整級別檔次、推動級別檔次與薪酬待遇掛鉤,加強激勵引導,營造比學趕超氛圍。推動部門力量下沉,為各村提供資金、政策支持,在土地使用、招商引資上優化審批流程,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遇到的難題。
當前,
杜阮鎮正籌備啟動
新一輪村書記領辦發展項目,
以頭雁領跑帶動干部作為,
推動集體增收、振興加速!
組織優秀村書記上臺分享經驗
編輯 | 蓬江發布編輯部
來源 | 區委組織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