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靖縣葫蘆鎮國茶村,云霧繚繞的茶山間,有一位身著深藍布衣的青年男子,他叫石文勇,是這片400畝有機茶園的主人。從廣東模具廠的打工青年到返鄉創業的制茶人,他用十年時間,在茶香中書寫了一段堅守與蛻變的傳奇。
●南下與歸來:從“模具”到“茶模”的轉變
1988年出生的石文勇,骨子里帶著苗家人的倔強。2013年前,他在廣東模具廠與鋼鐵為伴,這段經歷賦予了他嚴謹的工匠精神。然而,每次回鄉,父親遞上的保靖黃金茶總讓他心頭泛起漣漪。2013年,他聽說保靖黃金茶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但家鄉茶園卻日漸凋零。于是,他毅然辭職,走進呂洞山鎮黃金村,拜制茶名師石元定為師。
●拜師與淬煉:兩年學藝,煉就“茶心”
在黃金村,石文勇每天清晨6點起床,跟著師傅采茶青、炒茶、揉捻、干燥。保靖黃金茶講究“一芽一葉”,采摘、炒制均需極致細心。揉捻工序尤為艱難,他的雙手因常年握模具磨出老繭,卻在揉搓中紅腫潰爛。師傅告訴他:“茶如人生,苦盡才有甘來?!眱赡觊g,他不僅掌握了古法技藝,更悟出制茶與做模具的共通之處——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匠心。
●創業與突圍:合作社里“種”出鄉村振興夢
2015年10月,石文勇注冊成立保靖縣天浩黃金茶專業合作社。創業初期,他面臨諸多挑戰,但他挨家挨戶勸說村民,推廣有機種植,自掏腰包請專家培訓茶農。為打開銷路,他背著茶樣跑遍長三角、珠三角的茶博會。如今,合作社的有機茶園已擴展到400余畝,2021年4月又成立了湘西潤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取得了SC認證,實現了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2024年加工干茶5800余斤,遠銷多地,帶動周邊茶農年均增收2萬余元。
●傳承與創新:讓古老茶香飄向未來
石文勇的茶室里陳列著模具廠工牌和百年揉茶匾,隱喻著他的人生跨越。面對市場需求,他在傳承古法的基礎上引入現代工藝,建立茶葉溯源系統,開發創新品類。但他堅守底線,合作社的茶必須100%有機。他說:“保靖黃金茶是大山的饋贈,我們不能為短期利益毀了子孫的飯碗。”
2025年春茶上市時,石文勇感慨萬分。十年間,他從匠人變為茶人,變的只是身份,不變的是初心。他望向遠處連綿的翠色,仿佛看到更多返鄉青年,正將這片古老土地上的茶香,釀成鄉村振興的時代芬芳。
來源:中國茶產業周刊
記者:彭慧
責編:張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