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美當下的關系來看,可以用劍拔弩張來形容。未來如果真的有一天中美會開戰的話,美國大概率會帶著他們的盟友對中國搞封鎖,包括斷油、斷糧、斷礦這些做法。真到了這一步,中國能扛得住多久呢?這個問題看起來很嚇人,而且很棘手。但好在咱們國家早就悄悄建好了三道“保險杠”,不管是能源、糧食還是礦產,這三塊家底咱們都是備的足足的,足夠幫助中國在極端的困境下撐一段時間。一旦打仗,能源一定是首當其沖,如何保障能源安全和足夠的能源儲備,是很多人都關心的話題。
因為很多人都清楚,我國石油70%都依賴于進口,如果爆發戰爭,那么海上能源運輸線就會被切斷,能源供應就會受到不小的阻礙。其實這個問題我們不必過于擔心,因為國家早就想到了,也提前做了預防和準備。首先,在沒有外來原油供應的情況下,自家的油田已經夠用幾年的時間。光是大慶油田,雖然開采了60多年,地下依然儲存著25億噸的石油。按照每年耗用7億噸來計算的話,大慶一個油田就能保證全國3年多的用量。如果進入戰時狀態,國家肯定會嚴格限制私家車加油、工廠用油,優先保證軍隊和關鍵行業,這樣的話,大慶油田還能撐更長的時間。此外,俄羅斯的輸油管道已經修到了家門口。
2024年剛貫通的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每年能往中國輸送380億立方的天然氣。西伯利亞的石油也通過鐵路和管道源源不斷運進來,所以真開戰的話,我國完全不會為了因能源中斷而煩惱。至于糧食安全問題的話,那我們就更不用擔心了,因為這么長時間以來,糧食安全一直都是握在咱自己老百姓手里的。糧食是比能源更致命的命脈,所以這一點我國準備的很充分。普通人可能不知道,中國主糧(水稻、小麥)的自給率超過95%。一些發達國家都趕不上我國的這一水平,2023年,我國糧食產量高達6.9億噸,平均到個人的話,每人每天能有3斤糧食。
所以就算一粒糧食都不從國外買,國人也絕對餓不著。國家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可是有一定道理的,就是為了戰略突發情況的發生。至于礦石的話,眾所周知,中國有很多山脈。礦產主要是為工業制造和武器制造提供“血液”。比如說稀土資源,現代戰爭打的是鋼鐵和稀有金屬,中國的礦產有個特點,量大,但品質一般。比如鐵礦儲量全球第四,但平均品位只有34%,澳洲的鐵礦石品質是55%。低品質的礦石也讓我國煉鋼成本高。不過劃算不劃算只是相較于平時,如果是戰時狀態的話,就顧不得這些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