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和島城是我們四國四天守計劃中的第一個。
宇和島城的大門,是從別處遷移過來的文物。
城基本都沒有了,只剩下一些建筑的基礎和城垣的遺跡。
這里曾是三之丸的遺址,后來改做伊達家的武器庫,1966年,伊達家將此建筑移交給市政府,現(xiàn)在叫城山鄉(xiāng)土館,估計是些相關的歷史展,我們也沒時間進去看。
二之丸的遺跡。
從一些粗大的樹木看,樹齡估計也有數(shù)百年了。
城雖然沒了,但幸運留下的天守,成為日本現(xiàn)存十二天守之一。
天守爬上去也不費什么力氣,溜溜達達就到了。
本丸的墻基。
天守所在的這塊大空場,也是以前本丸的所在地,現(xiàn)在也只剩下天守了。 天守前還見到幾棵早開的櫻花,也算是提前看到櫻花了。這次在四國去的幾個天守,都是爬天守時才要票,如果不上天守,就當逛公園的話,都是免費的。
準備上天守,這個天守在12天守中也算是小的,和我以前爬過的以及后面要去的丸龜城差不多,都是三層高。
按照介紹上說的,天守的最上層和一層入口上方,采用的是唐破風的建筑樣式,二三兩層都是千鳥破風樣式。其實唐破風跟咱們的唐朝似乎沒什么關系,是日本獨創(chuàng)的,在日本非常多見,反正我是認為不怎么好看。
登天守前,簡單說說宇和島城的歷史,為啥說簡單呢,因為我以后也不想像幾年前那樣寫太復雜的歷史了,一是自己累,二來別人也懶得看。
宇和島城作為軍事城堡的歷史要追溯到10世紀。
13世紀時,這里的城叫做丸串城。
1585年,豐臣秀吉進攻四國,把伊予國(大致是現(xiàn)在的愛媛縣)賜給他的大將小早川龍景,很多人知道豐臣秀吉曾托孤給所謂“五大老”,五大老的老大就是德川家康,而這個小早川隆景如果不是死的早,就是“六大老”之一了。
小早川隆景又把丸串城賜給了他的家臣。
1595年,丸串城又轉手到藤堂高虎手中,藤堂高虎對宇和島城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重建,所以目前公認的是藤堂高虎是宇和島城的建城者。
這位藤堂高虎在日本歷史上也是與加藤清正(建造了和熊本城等)齊名的筑城者。藤堂高虎曾先后效忠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以及德川家康等人。
1615年,宇和島城轉到伊達秀宗手中(日本歷史已從安土桃山時代進入到江戶時代),并從此將丸串城更名為宇和島城。此后數(shù)百年,宇和島城一直屬于伊達家族(九代),直到二戰(zhàn)后,伊達家族將城堡贈送給市政府。
伊達秀宗的父親,是日本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大名,德川家康的親信伊達政宗。伊達秀宗4歲的時候,曾作為人質住在豐臣秀吉家,因為與秀吉的兒子秀賴玩的很好,故被秀吉賜名字“秀宗”。1615年,伊達政宗和伊達秀宗父子兩,作為德川家康陣營參與了著名的,豐臣秀吉全部男性后裔被滅絕,所以宇和島城也算是德川家對伊達家的賞賜。
雖然是藤堂高虎建的宇和島城, 伊達家族也并沒有對宇和島城的格局做太大的改動,只是對部分建筑做了重建和修復,但今天看到的三層天守則是伊達家第二代城主伊達宗利于1666-1671年拆除了原三層天守重建的。
進入天守,每人收費200日元。一層的畫像是伊達家族的后人。伊達家族在日本屬于僅次于皇族的華族,二戰(zhàn)后貴族制度被廢除,但伊達家族依舊是有影響力的家族,從伊達秀宗開始,到明治時期,宇和島城的伊達城主一共歷經九代。
我們在看其他天守時,經常會有防御用的投石口,射擊或射箭口,但宇和島城的天守閣這類防御設施就很少,外觀也顯得更好看些。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天守修建時,日本歷史已經進入德川幕府的江戶時代,也沒有了之前戰(zhàn)國時期的各種內戰(zhàn),算是進入到太平盛世。
天守一共三層,爬起來也不費力。
從天守向外看宇和島城市。
向西方向能看到一部分海港,這里的海已不屬于瀨戶內海了,而是屬于豐后水道,北鄰瀨戶內海,南接太平洋。古時候城下還有引海水的護城河,近代由于填海造地,護城河也已經看不到了,由于年代造成的地理變化,海港也逐漸遠離了。
現(xiàn)在的港口和高速公路。
下山時看到的一處古井遺跡。
從松山過來時,在宇和島車站看好回程的火車時刻表,發(fā)現(xiàn)能趕上14點56回松山的火車。于是我們就快走十來分鐘到火車站,四國券不用買票,一比劃就進站上車了。
回到松山站,直接在站前坐伊予鐵道5號線軌道車(四國券可以免費乘坐)坐到道后溫泉。5號線有老式和新式車型,我們剛好趕上老式車型,挺有年代感的。
能看到遠處的松山城,明天要爬上去。
到達道后溫泉站,將近下午5點。
道后溫泉是網紅打卡地,這輛電車也是有很多人打卡拍照。
道后溫泉站距今有130年歷史,這個復制的火車叫“少爺列車”,原型來自德國,距今也有130多年。
從這個商業(yè)街通道進去,就是道后溫泉。
商業(yè)街兩邊很多商店和餐館。
道后溫泉,據(jù)說是日本最古老的“三古湯”之一,另兩個是“有馬溫泉”和“白浜溫泉”。
道后溫泉既有很多人來泡湯,也是一個打卡點,我簡單看看就走了。
旁邊隨便一個地方就有溫泉流出。
道后溫泉附近還有兩個寺廟,已經關門了,隨便看看。第一個是圓滿寺。
另一個是寶巖寺。
寶巖寺雖然過了營業(yè)時間,但寺門沒有關,可以在里面簡單轉轉,還是比較精致的。
遠處的松山城,第二天要去。
天黑了,道后溫泉依舊還有很多人在排隊。
回到道后溫泉站,還是坐5號線,去大街道看看。
原來大街道附近才是松山最熱鬧的商業(yè)區(qū)。
不過這里的商店關門時間都比較早,畢竟這里是四國。
附:宇和島城小視頻
松山電車的小視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