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位于張堰鎮魯堰村的銀壺工作室被央視紀錄片《重見中國茶道-銀壺》選為唯一指定拍攝對象。據悉,該紀錄片將于今年年底播出。
工作室負責人朱春輝是魯堰人,他返鄉創業,錘煉技藝10余年,是非遺銀壺制作技藝傳承人。對于此次紀錄片拍攝,他高興地說:“一直以來,我們就有個心愿,讓這一古老手藝發揚光大。希望通過央視,讓更多人了解銀壺制作過程及其文化內涵,感受傳統手工藝的魅力,激發年輕一代對非遺文化的興趣。”
“叮叮咚咚……”工作室內,純手工捶打銀壺的聲響不絕于耳,清脆明亮而富有節奏。朱春輝堅守和完整傳承傳統手工藝,采用“一片打”制壺方法,成品以其全壺通體一體化的設計著稱,壺身沒有任何焊接痕跡,展現出極高的工藝水準。
每件全手工銀壺背后都凝聚著匠人智慧與心血的結晶。經了解,全手工銀壺從開始制作到完成,大約需要3個月的時間,分為壓板、捶打、造型、拋光、打磨、清洗、安裝等多道工序,每一錘都精準有力,仿佛在演奏一首古老的手工藝之歌,每一步都需精心操作,稍有不慎便會影響整體效果。
工作室選用99.99高純度銀作為原材料,成品茶壺富含“天然抗生素”銀離子,加之全過程手工制壺,確保了銀壺的高品質與純凈度,更好突顯茶水的口感和健康價值。
“作為一名非遺傳承人,我希望培養更多的年輕匠人,將這門手藝代代相傳,在堅持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同時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設計和工藝,以適應現代消費者的需求,讓銀壺文化走向世界。”朱春輝說。
通訊員:薛天倫
編輯:潘婷
責編:程佳域、何小燕
審核:陳建軍、林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