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劉博團隊
當全球關稅大戰如火如荼,金融市場劇烈波動,世界貿易充滿變數的情況下,我們不禁要問:確定性在何方?新的機遇又將在何處醞釀?
回想2018年,當特朗普首次啟動關稅,挑起中美經貿摩擦時,中國便向世界宣告了建設海南自貿港的決心。
這僅僅是時間的巧合嗎?
時間回到2025年,當新一輪關稅落地時,我們發現這正是海南全島封關運作的關鍵年份。
這背后是否隱藏著大國博弈中的長遠布局?
從2019年到202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連續7年“點名”海南自貿港,足以說明其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
尤其在中國尋求融入更高水平國際經貿體系,如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的進程中,海南又被賦予了先行先試、對接國際高標準規則的重要使命。
海南封關運作后,將會帶來哪些深遠影響?它是否會成為下一個香港?
01
數據揭開自貿港的真正“底牌”!
提到海南,你首先想到什么?
是三亞的陽光、沙灘、椰林,還是東北四省?沒錯,這的確是海南廣為人知的一面。
但如果你的認知還停留在這里,那就大大低估了這座島嶼的分量!很多人或許聽過“自貿港”這個概念,卻對其背后蘊藏的能量和國家雄心理解得遠遠不夠。
今天的海南,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蛻變,一場關乎貿易、資本、人才和未來的巨變。
讓數據說話,看看海南的改變:
市場主體“井噴”式增長:短短4年時間,海南全省的經營主體數量翻了接近4倍!從不足百萬飆升至2024年的近400萬戶!這背后是難以想象的創業熱情和經濟活力。(數據來源:海南日報)
外資“用腳投票”加速涌入:截至2024年6月底,海南實有外資企業已超過9170戶,同比增長近19%。僅過去四年,新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就累計接近6000家!全球資本的嗅覺最為靈敏,它們清晰地嗅到了這里的機遇。(數據來源:新華網)
人才“東南飛”匯聚于此:2023年,海南的常住人口增量超過了上海、江蘇等經濟大省,位居全國第三!如果看增幅,更是以1.58%的速度名列全國第一!越來越多的人才,正將目光投向這片熱土。(數據來源:各省統計公報)
貿易額逆勢飛揚:在全球經濟面臨挑戰的背景下,海南的貨物貿易卻逆勢上揚。2024年進出口總值達2776.5億元,同比增長20%,這個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5個百分點!(數據來源:海南日報)
甚至連沉寂多年的房地產市場,也發出了強烈的“反轉”信號。近期三亞一宗土地拍賣,引來了長達16小時、1064輪的激烈爭奪,溢價率近60%!
這一切都在清晰地告訴你:海南,正成為資本、企業和人才爭相涌入的強磁場!
那么,這股強大的“磁力”究竟從何而來?答案就藏在海南自貿港獨一無二的核心制度設計之中:
首先是極具吸引力的稅收“洼地”效應。
“雙15%稅收政策”,企業僅需繳納15%的企業所得稅,低于內地25%的標準,甚至比香港、新加坡還要低;個人按3%、10%、15%三檔超額累進稅率征稅,遠低于內地稅率。這在全球范圍內都極具競爭力,直接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和高端人才的稅負,吸引力不言而喻。
其次是“離岸屬性”帶來的資產新機遇。
2025年全島封關運作后,海南將成為一個獨特的“境內關外”區域。這意味著,在海南的資產(資金、房產等)將具備“離岸”屬性。簡單來說,就是資產更自由、流動性更強,更能與國際規則接軌。海南正在逐步成為中國繼香港、澳門之后的第三個“全球資產區”。
最后海南將成為關稅博弈中的避風港。
海南自貿港的核心是“自由”。以“零關稅、低稅率、加工增值免稅”等為代表的政策,以及未來“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監管模式,為企業提供了獨特的關稅規避通道。
作為世界最大自由貿易港、中國最大經濟特區、中國新一輪對外開放中特殊政策最多、先行先試力度最大、內地關稅水平最低的區域,海南正成為全球化新格局中的關鍵支點。
所以,請重新審視海南!新一輪造富效應將在這里上演。
02
海南更具確定性的選擇
真正的贏家,懂得如何在浪潮中精準定位,找到那個能最大化分享紅利的“暴風眼”。
海南很大,熱點不少,但別被迷花了眼。
要想抓住自貿港的核心紅利,必須押注海口,它不僅是海南名義上“老大”,也是實實在在的全島資源收割機和政策紅利第一站!
用硬核數據說話,海口的領先地位在關鍵指標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 經濟引擎:海口以占全島近三分之一(31.3%)的GDP,成為驅動海南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
- 人才磁極:匯聚全島近30%的常住人口,更吸引了超過65%的高等教育人才,為創新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 產業高地:新增市場主體數量占全省超八成(78萬戶+,占比81.06%),全島3個千億級產業園區均落戶于此,吸引了214家世界500強企業,產業集聚效應顯著。
- 產業結構:第三產業占比高達79.0%,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86.3%,展現出強大的經濟活力與韌性。
- 交通樞紐:擁有全島最優的立體交通網絡,包括年旅客吞吐量超2689萬人次的美蘭國際機場、關鍵港口秀英港以及環島高鐵始發站,通達性極佳。(數據來源:各城市統計公報)
一句話:海南的機會看海口,這是毋庸置疑的戰略重心!
選對了城市,物業類型的選擇也至關重要,而從全球城市的發展經驗來看,地標——始終是城市價值的天花板。
從紐約新世貿中心到上海中心,這些城市名片往往占據核心地段,天然匯聚人流、信息流與資金流。經驗數據顯示,地標建筑的資產增值潛力普遍高于同區域普通物業20%-50%。例如:
- 香港地標香港國際金融中心(IFC)的月租金漲為ICC(環球貿易廣場)的近兩倍
- 東京六本木作為城市地標吸引高盛、谷歌等名企入駐,租金遠高于東京都心5大商業區,位列日本榜首
地標的價值不僅在于高溢價,更在于其穩定性。它們往往能穿越經濟周期,在市場波動時展現出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和保值能力。
在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關鍵時期,海口同樣需要一個能夠代表城市形象、承載商業繁榮的標志性建筑——龍湖光年就是這樣一個存在。
03
共享自貿港紅利的難得機遇
那么,龍湖光年作為我們鎖定的海口價值高地,它的“核心價值”究竟是什么?憑什么說它是共享自貿港紅利的難得機遇?
答案,藏在一個顛覆性的組合里:
世界級TOD+超級天街!
這是曾獲《財富》世界500強和中國唯一參編制定國家TOD標準的開發企業——龍湖集團為海口量身定制的發展引擎。
示意圖
TOD:不止是交通便利,更是效率和價值的倍增器!
現代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效率。TOD(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模式)正是效率的極致體現。它將辦公、商業、文化、居住等核心功能高度整合在交通樞紐周圍,形成一個高效運轉的“微型城市”。
放眼全球,從東京澀谷之光到倫敦國王十字區,成功的TOD無一例外都成了城市的心臟和價值巔峰。龍湖光年,正是海南首個、也是目前惟一的百億級世界級TOD綜合體,由深諳此道的龍湖親自操刀。
實拍圖
“天街+TOD”:定義海口新中心的絕對底氣!
龍湖的底氣,源自其強大的品牌實力和運營經驗。作為中國商業的引領者,龍湖擁有超180個商辦項目管理經驗和超90%的業主滿意度。更關鍵的是,它獨創的“天街+TOD”模式,已在全國20多個城市成功驗證,每一次都重新定義了城市中心。
龍湖光年選址海口主軸龍昆南路與南海大道交匯處,更與城西高鐵站無縫連接,這本身就占據了城市流量的咽喉要道。
這里是真正的“海陸空全維交通”樞紐!高鐵一站直達海口東站、美蘭機場,輕松銜接“全島2小時經濟圈”,高效鏈接全球資源。
示意圖
在龍湖光年這座鼎級綜合體里,城西高鐵站、海口天街、洲際旗下VOCO酒店、24h商業街和辦公集群有機融合。客戶接待、會議、宴請、住宿、購物、休閑……所有商務和生活需求,一站式高效解決。
特別要強調的是海口龍湖天街!它不僅是龍湖光年的商業核心,更是海南單體最大的購物中心、全國第三大天街!超33萬方的體量,匯聚超500家品牌(眾多旗艦店、海南首店),日均客流15萬+!昆府國際辦公樓,正坐落于天街之上,直接享受巨大流量、頂級配套和便捷交通。
實拍圖
在這個強大的TOD基座上,昆府國際扮演著核心商務引擎的角色。它不是傳統的“格子間”,而是龍湖以“超甲標準打造的世界級辦公地標”,精準回應自貿港企業對高端辦公的全部想象:
實拍圖
國際級“門面”:約150米塔尖峯范,框架式玻璃幕墻(雙銀Low-E玻璃,隔音隔熱顯檔次),約13.1米挑高的奢華大堂,鋪裝意大利原礦奢石(迪加爾灰、意大利灰網紋,世界名牌店同款),瞬間提升企業形象。
實拍圖
高效智能體驗:智能訪客系統與閘機、電梯聯動,人臉識別無感通行;全區域信號放大,溝通無死角;中央空調分戶計量,靈活節能;15部芬蘭通力高速電梯配備目的地選層系統,告別漫長等待(平均<40秒)。
實拍圖
品質滲透細節:從全面精裝的雅致公區,到星級標準的地下大堂光廳,每一處都彰顯著超甲級寫字樓的非凡品質。
實拍圖
昆府國際的高品質、強配套、高效率,正與自貿港的蓬勃發展形成完美對接。
目前昆府國際已吸引超50家企業簽約入駐,涵蓋科技、稅務、法律等多個領域,初步形成“自貿港企業總部基地”的集聚效應。更毗鄰海口中關村信息谷、海口綜合保稅區等重要產業園區,虹吸效應顯著,進一步鞏固其商務中心地位。
從資產配置角度看,這座位于自貿港核心的TOD地標寫字樓,價值邏輯清晰:
它不僅是承接政策紅利、分享區域發展的第一線載體,擁有租金收益與資產增值的雙重潛力。
更重要的是,TOD模式本身所帶來的交通便利性、多元業態的互補性與穩定性,使得這類資產在面對市場波動時通常表現出更強的韌性。
加之海南自貿港未來全面封關運作后,其資產可能具備的特殊“離岸”屬性,更增添了其在全球資產配置格局中的想象空間。
歷史總在相似的軌跡中演進。回看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無論是深圳特區還是上海浦東新區,其核心地段的標桿性物業,都成為了分享時代紅利、實現價值躍升的典范。
如今,海南自貿港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承載著國家戰略的厚望。在此背景下,像昆府國際這樣占據核心交通節點、采用先進開發模式、深度契合自貿港發展需求的標桿項目,自然會成為共享自貿港紅利的重要載體。
選擇這樣的地方,不僅是選擇一處辦公空間,更是選擇一種與海南自貿港未來發展同頻共振的戰略布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