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巴城
一直以來,我都有這樣的感覺,國內文學界的有些重量級作家和詩人缺乏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就是:謙讓。
因為是圈內的大咖,所以他們擁有很多重要的資源,比如文學期刊方面的資源。這些資源,很多普通作者奮斗一生都很難得到的。
有的普通作者寫到死,作品都上不了國家級別的文學期刊。我看到網上有人說(是真是假不重要了),有個老農民,寫了一輩子詩歌,臨死之前最大的愿望就是他的作品能上某國家級的詩歌刊物。
但對這些對著名作家來說就像吃飯一樣容易,簡單。
這些年來,我看到很多的著名作家的吃相特別難看。他們的作品,上至《人民文學》,中至省、市級刊物,下至地方內刊,發了個遍,上中下通吃。記得有幾年,某國刊有個《E首詩》欄目,只發一首詩,欄目主要是面對普通作者的,但我經常發現一些重量級詩人的作品也在這里出現,也就是說,他們連一首詩的陣地都要毫不客氣地去搶。
除了發表之外,大獎要拼命拿,小獎也不放過。聽文友說,他們當地的大咖,在國內很有名氣和實力了,但這樣的名家也要跟當地普通作者去爭奪地方的一個小獎。
吃相真的太難看了。
前段時間,第五屆豐子愷散文獎就鬧了一個笑話。
著名作家賈平凹的長篇小說《消息》最先發表在《十月》雜志2025年第2期。在《十月》雜志公眾號發出來的目錄上,明確標注為長篇小說。
然后,很魔幻的事情來了,這一部長篇小說像孫悟空一樣搖身一變,變成了散文,還拿了豐子愷散文獎的特別獎。
搞笑吧,魔幻吧。
實話說,賈作家的實力已經毋庸置疑了,在國內絕對是頂尖的重量級作家,其長篇小說《秦腔》獲得了國內最高文學獎: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這對一個作家來說,已經是最高榮譽了。就像是一個攀登者,傲然把珠穆朗瑪峰的頂峰踩在腳下。
相對于茅盾文學獎來說,豐子愷散文獎的分量就輕了一些,但賈作家也一樣笑納懷中。當然,這個獎大概率是當地主辦方硬塞給賈作家的。既然硬塞過來,那就不客氣了撒。
之所以說吃相難看,是有原因的:
1、賈作家自己非常清楚自己的作品《消息》到底是小說還是散文,心里有答案,可還是不愿意把這個獎讓出來。
2、第五屆豐子愷散文獎的截稿時間是2025年1月20日,賈作家的長篇小說《消息》發表是2月(十月雜志2025年第2期)。這個時間也不對。
3、征文明確要求:未在紙媒及網絡公開發表、出版過。賈作家的獲獎作品卻已經發表在大名鼎鼎的《十月》雜志了。
豐子愷散文獎的特別獎獎金是50000元。對普通人來說這是一筆“巨款”,但對賈作家來說只是一條蚊子腿吧。但人家就是毫不客氣,蚊子腿上的肉也是肉呢。
只要你敢給,我就敢要。哈哈哈。
后來,據說這個獎項沒有下文,官方把相關信息都刪除了,估計是太尷尬了。
說了不謙讓獎項的,再來說一個不謙讓版面的。
4月7日,內蒙古的《草原》雜志公眾號推出了一首長詩《橋》,發表于2025年第4期。
這首詩真的很長,長得沒法完整截屏。
那就只好提取一部分文字了:
1、
八秒九秒十秒
我的神經開始麻木
我的眼神開始縹緲
腿肚子在打顫
耳朵里一萬只蟲子嗡嗡
我以為這是幻覺
我以為我已經死了
卡車一聲哮喘
嚇了我一跳
屁股回到條凳上
原來我還沒有死掉
這太離譜了
這太嚇人了
2、
九點四十八分零秒
我們通過了大橋
我問這座橋有多長
班長說
長還是那么長
橋還是那個橋
我們被堵成蝸牛啦
爬了一千二百秒
3、
打中了打中了
我不知道打中的是誰
指揮部不斷傳來
興奮的呼叫
不知道是超常發揮
還是碰巧難道是——難道
這一首詩很長,我認真地數了一下,是258行。
作者巴彥烏力吉的來頭不小,其個人簡介中明確注明是茅盾文學獎獲得者。
眾所周知,茅盾文學獎的作品都是長篇小說,其獲得者都是在長篇小說創作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他們寫長篇小說厲害,但在詩歌寫作方面就不一定了。除非是在創作初期就是詩歌寫作者,我知道的有一些早期寫詩歌的作家,比如阿來、韓東等,他們的小說厲害,但回過頭來寫詩,一樣可以出好作品。
從來沒有寫過詩歌的小說作家,哪怕是功成名就,但寫出來詩確實很難看,這是事實。比如《草原》雜志這次推出的長詩,實在是不敢恭維,滿屏都是口水的味道。
值得一說的是,巴彥烏力吉這個名字,在歷屆的茅盾文學獎的獲獎名單里都沒有這個名字。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不是沒有在文學期刊發表的權利,而是應該拿出對得起讀者和刊物的作品來發表,對自己應該有更嚴格的要求。
這一首實在是不敢恭維的長詩,如果作者不是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估計發個市級文學刊物都很難。
當下很多詩歌寫得很好的普通作者,在省級刊物發一組詩歌都是很大的奢望。假如這位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能有這樣的格局,能懂得謙讓,一定不會把這樣的“詩歌”交給雜志去發表。
把機會讓給別人,也是一種美德。
當然,這肯定是約稿,不用懷疑。套用上面說的那一句話,一個敢約,一個敢給。
這些著名作家的吃相真的越來越難看了。他們拿一個什么獎,發表一篇文章或者是一組詩,易如反掌,像吃飯、排泄一樣容易。
都已經在那么高的位置了,拿出一點格局和姿態,讓一讓,扶持更多的文學新人,做一個德藝雙馨的文學老前輩,不是更好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