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詢鷂石周:yaoshizhou666
胡群/文4月3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官網正式發布了由金融監管總局、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三大金融監管部門聯合制定的《關于推進金融糾紛調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访鞔_了未來三年的戰略目標:夯實金融糾紛調解各項工作基礎,拓展金融糾紛調解功能作用,提升金融糾紛調解工作整體效能,基本實現金融糾紛調解制度完備精細、金融糾紛調解組織規范專業、金融糾紛調解渠道暢通高效、各方參與金融糾紛調解工作主動充分、人民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顯著提升的工作格局。
金融監管部門對消費者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達到了新高度。針對金融市場中潛藏的金融黑灰產問題,《意見》給予了特別的關注和重視。
金融黑灰產,這一金融市場中的暗流,通常涉及金融信息竊取、洗錢、金融欺詐、非法維權、代理退保、惡性催收等嚴重違法犯罪活動,已成為擾亂金融秩序、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重大隱患。其中,“代理維權”亂象更是金融黑灰產的典型代表。不法分子利用金融消費者維權心切,以“代理維權”為幌子,實則進行非法集資、詐騙等違法行為,不僅嚴重侵害了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還造成了廣泛的社會負面影響。
為此,《意見》明確要求,金融管理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金融領域“代理維權”亂象的聯合整治,強化金融糾紛源頭治理。這將有助于從源頭上規范金融市場秩序,減少因制度漏洞和管理不善導致的金融糾紛,進而削弱金融黑灰產的滋生土壤。通過建立完善金融糾紛調解機制,能夠有效擠壓金融黑灰產的生存空間,減少消費者因糾紛解決困難而被黑灰產利用的可能性。同時,多方協同治理機制的建立,將進一步形成打擊金融黑灰產的合力,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01
金融黑灰產猖獗
金融黑灰產的活動形式日益復雜,已從傳統的非法代理維權、反催收等行為,擴散至有組織逃廢債、惡意投訴、征信修復、非法代理退保、電信網絡詐騙等領域。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社交平臺實施精準引流,編造“28萬億清零全民負債”“信用卡房貸不用還,還能賺上億”等煽動性話術,通過曲解政策、制造煽動性話術等手段,誘導消費者陷入虛假承諾的陷阱。這些行為不僅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造成個人信息泄露和財產損失,還嚴重破壞了金融市場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更為嚴重的是,這種行為對信用體系造成了重大損害,侵蝕了金融市場的信任基礎,并對社會誠信文化造成深遠沖擊。
近年來,金融黑灰產呈現高發趨勢。自2019年起,消費信貸領域,尤其是銀行信用卡行業,開始涌現出“代理維權”“債務優化”“非法代理投訴”等金融黑灰產現象。這些現象不僅迅速蔓延,而且逐漸形成了一個上下游分工明確的完整產業鏈。這些團伙精準瞄準消費者還款困難和還款意愿降低的弱點,通過引導和教唆消費者進行非法征信修復等手段,從中謀取非法經濟利益。這些行為不僅侵犯了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還阻礙了金融機構的正常運行,增加了金融市場的風險和不安定因素,亟待多方協同治理以維護金融秩序的穩定性。
2024年11月,馬上消費研究院、西南政法大學聯合發布的《中國金融黑灰產治理研究報告》顯示,自2021年起金融黑灰產快速發展,增長了10倍之多,造成財產損失達百億元級。
2024年7月,中國工商銀行金融科技研究院安全攻防實驗室發布的《2023網絡金融黑產研究報告》指出,2023年針對銀行營銷活動的黑產行為活躍。具體表現為黑產線報數量、接碼數量以及黑產從業人員規模等關鍵指標仍處于高位。其中,黑產線報數量作為衡量黑產關注度的直接指標,2023年,針對銀行業的黑產線報數量高達52.8萬條,日均超過700條。這些線報內容主要集中在探討如何針對銀行業務及營銷活動實施攻擊,顯示出黑產對銀行領域的持續關注和潛在威脅。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銀行業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加強風險防控和打擊力度。以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為例,2023年,該中心累計梳理排查涉金融黑灰產線索數十萬條,有效識別和阻斷了多條黑產鏈條。進入2024年,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進一步加大打擊力度,針對非法職業代理投訴,協助執法部門刑事立案20起,行政立案8起,數十人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通過銀行精準梳理線索、積極配合調查,執法部門成功搗毀了多個覆蓋全國范圍的金融黑灰產網絡,有效遏制了黑灰產活動的蔓延,為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和消費者權益提供了堅實保障。
02
治理難點何在?
防范和打擊黑灰產已成為監管部門和金融行業的共識。為維護金融消費者權益,我國在多個監管部門協同下,正構建常態化治理金融黑灰產的新機制,并通過完善催收標準、加強數據共享等手段持續強化打擊力度。
早在2022年8月,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消費金融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投訴問題整治的通知》,明確指出需嚴厲打擊非法代理黑灰產活動,嚴肅查處以“征信修復、洗白、鏟單、征信異議投訴咨詢、代理”等名義實施詐騙、嚴重擾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不法分子。
2023年7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于“催收國家標準研制和聯合應對黑灰產侵擾工作機制建設”工作會議上,介紹了《互聯網金融領域嚴重影響從業機構正常運營的代理維權活動應對指南》的起草進展,并提出了聯合應對黑灰產侵擾工作機制建設的總體思路和整體計劃。
同年8月,該協會進一步發布了《關于加強互聯網金融行業協同、維護行業正常秩序的倡議》,號召組織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從業機構共同抵御黑灰產的侵害。倡議強調,從業機構應切實貫徹負責任金融的理念,履行反黑灰產的主體職責和社會責任,積極站在反黑灰產斗爭的前沿。該倡議一經發出,便得到了多家互聯網金融公司的積極響應和支持。
隨著一系列政策和倡議的出臺,金融行業對黑灰產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大,但黑灰產活動依然猖獗,給金融消費者和行業穩定帶來了持續威脅。為了進一步強化打擊效果,提升整治效率,監管部門認識到需要更加緊密地協同合作,形成更加有力的打擊合力。
2024年2月,中國銀行業協會組織制定了《中國銀行業應對“代理維權”灰產識別標準(征求意見稿)》《中國銀行業應對“代理維權”灰產工作指引(征求意見稿)》,向會員單位就“代理維權”的識別標準征求意見。2024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修訂發布《征信投訴辦理規程》,特別針對提供虛假材料、冒名投訴或隱瞞代理關系等情形增加了終止辦理條款。
今年3月14日,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與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稽查局聯合召開會議,共同部署啟動為期六個月的金融領域“黑灰產”違法犯罪集群打擊專項行動。會議強調,要充分認識依法打擊金融領域“黑灰產”違法犯罪的重要意義,全面加強刑事執法與金融監管部門行政執法協調聯動,依法嚴厲查處金融領域“黑灰產”突出違法犯罪,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堅決維護金融管理秩序,努力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金融高質量發展。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國多地積極響應,迅速落實相關工作部署。各地公安機關與金融監管部門密切配合,針對非法代理維權、金融詐騙、惡意投訴等突出違法犯罪行為展開重點打擊,并積極探索建立跨區域、跨部門的協同治理機制。同時,金融機構也主動加強內部風險防控,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從源頭防范“黑灰產”滲透。
在此背景下,監管部門、公安、司法、金融機構等多方重拳出擊,持續推進打擊工作。3月27日,由上海市委網信辦和上海金融監管局共同指導,上海銀行業保險業糾紛調解中心主辦的“清朗浦江·2025 金融消保網絡治理旬主題日”活動暨“網絡金融信息治理行動”動員會在滬舉行,活動聯合多方力量規范網上金融信息傳播,打擊網上違法金融活動,各方力量正源源不斷匯合,共同破解金融“黑灰產”亂象。這一系列行動標志著我國在金融“黑灰產”治理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為金融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上海市委網信辦表示,將聚焦網上金融信息領域新情況新特點,會同相關主管部門,進一步加強網上金融信息亂象整治,壓實互聯網平臺主體責任,指導平臺清理金融領域引流類及誘導性違規信息,從嚴處置從事非法金融中介、非法薦股等活動賬號,加強典型案例曝光及正向宣傳引導,切實守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營造良好網絡環境。
上海金融監管局金融消保處處長牛學成表示,2024年上海金融監管局聯合相關部門積極整治職業代理人利用互聯網平臺非法開展宣傳的行為,累計封禁賬號數千個,有效阻斷了非法獲客鏈條。他強調,未來將堅持齊抓共管的原則,進一步強化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協同,配合相關部門嚴格把控網絡金融信息,積極清理金融領域的引流類、誘導性等違規信息,并加大對無資質從事金融相關業務的網站及賬號的處置力度,確保不法分子無機可乘。
隨著數字化進程的加快,金融黑灰產的攻擊手段和策略日趨智能化和隱蔽化,對全域動態布防構成重大挑戰。《中國金融黑灰產治理研究報告》指出,當前治理機制在先進性和應變能力上存在不足,難以有效辨識、分級、控制隱蔽性風險源頭及排查隱患。平臺黑灰產活動日益頻繁,相關賬號和平臺準入的管控責任落實不足,整治標準和規范體系尚未完善。盡管金融機構已設立安全管理部門,并形成跨機構的自律性組織以協助公安部門治理黑灰產,但仍面臨溯源難、取證難等實際問題。
03
如何構建長效治理機制?
金融黑灰產的猖獗,猶如一顆毒瘤,正嚴重侵蝕著金融市場的健康運行,威脅著廣大消費者的財產安全,其危害性不容小覷。若不予以重拳出擊、嚴厲打擊,金融市場的穩定繁榮將無從談起,消費者的信任也將被徹底摧毀。
深入剖析當前金融黑灰產治理面臨的困境,其根源在于制度體系存在和新型犯罪手法之間存在“時間差”,尤其是法律規制層面的滯后性。一方面,金融黑灰產活動日益猖獗,卻始終缺乏明確的法律定性;另一方面,我國尚未出臺專門針對金融消費者保護領域的上位法,導致金融消保工作缺乏堅實的法律基礎。盡管各金融監管部門已陸續出臺相關管理辦法作為指導性文件,但由于缺乏更高層級的法律規范支撐,實際處置過程中往往面臨法律依據不足的困境,制約了執法效能。
可幸的是,在各方的努力下,這種滯后性帶來的犯罪者的“安全區”正在被全面擠壓,此前,治理金融黑灰產統一監管協調機制初步建立;當前《意見》的出臺則標志著我國金融治理進入新階段,釋放出監管體系全面升級的強烈信號。在此背景下,針對《中國金融黑灰產治理研究報告》所指出的政策和理論層面模糊性問題也正在被陸續填補:司法機關正在加大對非法代理投訴行為的打擊力度,2023年福建省某案中,黑灰產中介代理維權被定刑敲詐勒索,此前,類似代理維權案被判刑多以詐騙罪定性;中國人民銀行修訂的《征信投訴辦理規程》新增“惡意投訴終止辦理”條款,直接切斷黑灰產操縱投訴的灰色通道。這種“邊堵邊打”的治理模式正在逐步完成,形成“發現即打擊”的閉環機制。
“三難”困境正在被逐一擊破。金融機構風控體系升級,構建多維度欺詐識別模型,實現從精準識別到有效處置,模糊地帶正在被技術證據鏈填補,逐步明晰新型金融黑灰產行為特征,破解認定難題;《意見》推動的跨部門信息共享平臺實現同步響應,聯合辦案機制讓違法行為無處遁形,逐漸消除治理機制中的梗阻,化解協同難題;違法成本正在重構,此類行為定刑為敲詐勒索罪,并根據情節嚴重程度判處相應刑罰,逐步扭轉違法成本與收益嚴重失衡的局面,解決震懾難題。
《意見》出臺只是起點,未來三年將是治理關鍵期。期待各方共同努力,在立法完善、監管協同、技術應用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金融市場的長治久安。(本文來源:經濟觀察報)
4月18-19日,歡迎各位參加《鷂石周說汽金》舉辦的汽金進化論線下實戰課程《汽車金融 風險定價&全面資產管理》,本次課程應行業老鐵邀請二次開課!由從業20年的汽車金融行業高管Hammer主講!附贈:鷂石周主講《汽車金融 行業境遇&業務場景反欺詐》,精品小班授課,滿20人開班,原則上不超過30人!具體報名及參會細節,詳詢:鷂石周(微信號:yaoshizhou666)
課程一:汽車金融 風險定價&全面資產管理
課程二:汽車金融 行業境遇&業務場景反欺詐
附件三:上期參培汽金老鐵反饋
上周二,也就是3月18日晚上,和【001期】一位同行伙伴聊個項目問題,正好聊到去年汽金進化論【001期】的培訓課程,征求他的意見后,那截圖做個廣告,可以看出:這樣的課程不只是風控,其實是全套通盤的考慮和組合拳,涉及到:貸前、貸中和貸后的各個板塊。
2、掃碼:添加鷂石周微信
3、遞交:個人名片或工作信息
4、現有其他群的朋友,請勿重復加群
二、《車貸周刊 知識星球》私圈
加入《車貸周刊 知識星球》
添加鷂石周微信:18956044566
邀請進【車貸周刊 知識星球 VIP 1群】
其他福利:參加線下活動直降1-200元
額外贈送:三選一
1、個人:3個行業問題深度交流
2、個人:行業就業機會背調或推薦
3、公司:公司材料模板診斷探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