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試驗數據不佳,清明前百濟神州投入近21億元的項目折戟。 4月3日,百濟神州在官網宣布停止TIGIT抗體歐司珀利單抗( Ociperlimab)作為肺癌潛在治療方法的臨床開發計劃。
公告顯示,依據預先計劃的無效性分析結果,獨立數據監查委員會建議終止正在進行的3期AdvanTIG-302試驗(NCTO4746924)。試驗的總體有效性和安全性數據評估表明,該研究或難以達到總生存期主要終點。但同時,未發現新的安全信號。經慎重考慮,百濟神州決定終止該試驗。
來源:百濟神州官網
值得注意的是,2023 年 7 月 10 日,百濟神州方面與諾華制藥集團簽署了針對 Ociperlimab 的共同終止和釋放協議,終止了雙方在 2021 年 12 月簽署的選擇權、合作和許可協議。但此后,百濟神州選擇繼續推進 Ociperlimab 的臨床研究。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百濟神州已在歐司珀利單抗項目累計投入 20.9億元。
▍TIGIT靶點研發困境
TIGIT作為一種免疫檢查點蛋白,通過抑制T細胞和NK細胞的活性,幫助腫瘤逃避免疫系統的攻擊。理論上,阻斷TIGIT通路可以增強免疫細胞的抗腫瘤活性。然而,TIGIT與PD-1/PD-L1通路在免疫調節中的作用機制存在顯著差異,這使得聯合療法在實際應用中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
作為免疫治療領域的熱門靶點,TIGIT曾吸引了多家大藥企的投入。此次項目終止是TIGIT靶點研發困境的縮影。
2024年5月,默沙東因毒性相關退出率過高,終止了其抗TIGIT抗體 Vibostolimab 在高危黑色素瘤患者中的 III 期試驗;幾個月后,默沙東又根據獨立數據審查委員會的建議,終止了 Vibostolimab 聯合 Keytruda 治療 NSCLC 的另一項 III 期試驗。
2024年 7 月,羅氏(Roche)也因生存期數據令人失望,終止了其抗 TIGIT 藥物 Tiragolumab 在 NSCLC 中的 II/III 期試驗。
盡管在肺癌領域屢遭挫折,并不意味著TIGIT靶點的徹底失敗。不僅羅氏仍在肝癌上開發該類藥物,阿斯利康今年也剛剛啟動PD-1/TIGIT雙抗的3期臨床試驗,百濟神州在歐司珀利單抗開發計劃中,還有關于DLBCL,頭頸癌,胃癌等早期研究。
此外,還有吉利德與Arcus Biosciences合作開發的Domvanalimab(一種Fc沉默型抗TIGIT單克隆抗體),該藥在II期顯示積極數據。
▍7年,百濟研發費用679億元
百濟神州以“高舉高打”策略聞名,其研發投入長期位居國內首位。
年報顯示,2024年百濟神州全年研發費用高達19.5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2.79億元),同比增長9.8%,占營收比例約52%。
百濟神州2021年上市后,一舉成為行業研發支出的領頭羊。2018年至2024年,其研發費用分別為45.97億元、65.88億元、89.43億元、95.38億元和111.52億元、128.13億元、142.79億元。從2022年起,百濟神州研發費用首次超過百億,高出恒瑞醫藥近一倍。
近7年,百濟神州研發費用合計達679億元,且在科創板33家醫藥企業中,也僅有這一家年度研發支出超過100億元。
在創新藥領域,高研發投入并不一定會保證未來一定是高利潤,因為創新藥的研發存在極高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但是創新藥要想在未來市場中找到一席之地,研發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雖然百濟神州在研發上投入大量資金,但新藥研發是漫長復雜的過程,其中涉及到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生產、銷售以及相關服務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確實都會存在著失敗的可能性。
也就是說,做研發不一定有出路,但是不做研發一定沒有出路。
張毅表示,這種大量投入研發的模式是否能夠持久,和公司財務狀況、融資能力以及市場需求和走勢,以及研發方向是否正確,都有非常密切的關系。不管如何,構建門檻都一定是在研發上下工夫。
結語:
創新藥的戰場從未溫情。百濟神州的TIGIT故事,既是對科學不確定性的敬畏,也是對堅持者的致敬。
當一家 企業敢于在單一項目上押注數年、耗資數十億,即便失敗,其積累的臨床數據、國際化經驗與人才團隊,也將成為下一代藥物研發的基石。
來源:野馬財經、一度醫藥
內容合作 :阿杰 130512351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