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社區、在路口、在商區......在城市大大小小的角落看到警察而安心時,不知你是否會注意到,他們身邊還有這樣一個群體也在默默付出,雖然制服不同,但同樣是群眾期待的美好生活的守護者,同樣是溫暖、勵志、精彩故事的主人公,你是否會對他們感到好奇?
今天,讓我們走近其中的一位,他是豐臺分局治安支隊輔警、2024“美麗豐警”警務輔助年度標兵——張行,我們一起來傾聽他的心聲......
01
愛一行,干一行
今年是我當輔警的第六個年頭,總有人問我,為什么在平凡的崗位堅持6年,是什么動力讓我總能風雨無阻、樂此不疲?我先不給出我的答案……
從小,我就有個警察夢,看著電視上破案抓人的他們,我憧憬著有一天也能成為其中一員,懲惡揚善。懷揣這個夢想,我考入了河北省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大學實習時,我毫不猶豫選擇了北京,我愛這座有著絢爛春花和漫山紅葉、兼具包容又極富底蘊的城市,我愛這里有著努力追尋自己夢想的人們,我和他們一樣,也在為自己的夢想拼搏著、奔跑著。從此,我也和 “北京警察”結下了不解之緣。
大學畢業后,我加入豐臺分局四合莊派出所,成為一名輔警。
輔警,是民警的“得力助手”和“最佳拍檔”,所里的師傅帶我熬過三伏天的烈日、挨過數九天的冰寒,手把手教我工作方法,對我滿是家人般的關心和愛護。
在這里,我體驗了很多個第一次,第一次協助在民警身旁開展耐心深入的矛盾調解,第一次跟在民警身后協助開展細致入微的社區工作......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協助開展酣暢淋漓的抓捕。
剛到所里,為了抓獲一名砸車玻璃盜竊嫌疑人,所里布置了周密的防范和抓捕措施,民警帶我進行了長達數天的夜間巡邏。
一天夜里,刺耳的玻璃破碎聲劃過長空,早有準備的民警們直接沖了上去,我騎著電動車配合圍堵。
剛好,我來到了嫌疑人逃跑的“必經之路”,堵住他的逃跑路線,于是,在民警們布置的“天羅地網”下,嫌疑人只能束手就擒……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腎上腺素飆升的感覺,也感受到了自身的價值——讓“壞人”得到應有的懲罰,我也能貢獻一份不算“微薄”的力量。
在四合莊派出所的三年多時間里,越來越多次的協助辦案經歷讓我追夢的腳步更加堅定,我也更加堅信自己的選擇——成為守護平安的一員。
02
干一行,精一行
2022年8月,我來到豐臺分局治安支隊,協助民警開展打擊盜竊非機動車工作。一開始,我覺得這些都是“小案件”、很瑣碎,破案應該很簡單。直到親身接觸了,才體會到其中的艱難。
我們的隊長叫卞富榮,他是2023“北京榜樣·最美警察”,他以前是一名重案刑警,由他來偵辦“盜非”案件,絕非“大材小用”。
有著過硬作風的卞哥剛來就帶著我們“亮劍”——劍鋒直指某市場。
該市場每天迎來不計其數的客流量,來往群眾忙于采買,防范不足,疏于鎖車,便讓“有心人”有機可乘。
面對復雜情況,卞哥帶著我們進行“解剖”,對內,分析環境分布、多點發案的關聯性、作案特征、行車方向;對外,排查盜銷點,全鏈條撒網……
伴隨著夜以繼日的努力,一并到來的是喜人的成果,該市場周邊的盜車團伙被一網打盡。
這是勝仗,也是硬仗,看著破案數量節節攀升,我覺得再累也值。
而且,啃下這塊“硬骨頭”讓我明白了“小案件”其實有著和“大案子”一樣的破案過程,其中的偵查步驟一個不少,關鍵證據都在細節,偵破同樣需要時間的積累,時刻考驗著辦案人員的責任心。
卞哥不僅是我們的隊長,帶我們破案抓人,還像大家長一樣關心隊里的每一名同志。剛到隊里,卞哥讓我負責電話回訪事主——在事主報案的第一時間致電,叮問案件細節。
這好像跟我想象中的破案抓人不太一樣,我成了一個“話務員”,有的失主不抱找回的希望,甚至會覺得耽誤時間,并不配合,“怎么案子還沒破?”“我就想要個結果!”“我都知道的話,還會報警嗎!”……
一次次下來,我的嗓子啞了,情緒難免受到影響,也沒有多少收獲。
卞哥主動找我聊天,“電話回訪這個環節很重要,是吃透現場的第一步,也是取得關鍵證據的第一步,一定要事無巨細,往細里問,往細里記”——這是卞哥的師傅給他上的第一節課,他現在也教給了我。
在卞哥的幫助和指導下,我不斷摸索復盤工作經驗,并逐漸參與到視頻類線索的分析環節中,總結了一套全面快速整合關鍵信息的“聊天技巧”和分析視頻類線索的“經驗套路”。
在一次進行電話回訪時,我記下了失主無意中提到的一句話,隨后,我和戰友在“扒”視頻時反復查看失主提到的一細節,經過30多個小時的努力,最終成功鎖定了嫌疑人,破獲了案件,追回了車輛。
后來,查找視頻線索時,我也有了頭緒,能夠結合回訪細節高效查看,避免失誤和漏洞。
慢慢地,我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得到很大提升,我電話叮問得更細,記錄下的關鍵信息,總能為民警破案提供幫助;和大家一起偵辦案件時,我發現視頻中的關鍵線索也能協助民警破案。
最多的一天,我們抓獲了6名犯罪嫌疑人,大家忙碌起來就像個“陀螺”,總也趕不上飯點兒。
最放松的時候就是“收網”后晨光熹微,頂著熬紅了的雙眼,看著街角包子鋪里正騰起的霧氣,把成就感融合在一頓包子里……
03
以守護之名
當然,一件件案件告破背后最不可或缺的是用心——卞哥將寶貴的工作經驗教給我們,同時他對群眾的真誠、在乎、惦念和守護也深深感染著我,我學著從群眾的角度出發去傾聽、交流,慢慢地,我發現我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認識。
一次,我給一位外賣小哥做電話回訪,他報案稱自己電動車被盜。我記錄下了所有細節,提交給隊里同志,歷經60多個小時不眠不休的努力,終于成功抓獲嫌疑人,找回了被盜車輛。
給失主打電話告知案件結果時,小哥語氣激動,從電話中都能聽得出那股失而復得的驚喜。
后來我才知道,小哥來北京闖蕩,用自己僅有的積蓄購買了電動車,車丟了以后,他本不抱希望,我們給他打電話時,他正準備坐火車回老家。
“沒想到,北京警察竟然能夠把這么小的案子給破了,太謝謝你們了。”
這一瞬間,我突然理解了卞哥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越是接近這些小案,你仿佛越能聽到老百姓的心聲,越能走近案件背后牽系的民生。”
我們這一找,找回的不僅是車,也找回了他的“飯碗”,更“留”住了他繼續在這座城市奔追夢。
還有一次,一位臨近中考的初中生報案,稱自己的山地車丟了。
進行電話回訪時,家長并不抱希望,“丟了就丟了吧”,但聽著學生不舍且滿懷信任的聲音,卞哥說:“丟車事小,卻影響學生的心情,我們一定要盡全力找回”。
我查找了近40個小時的視頻,看到最后眼睛都脹得疼,終于找到了關鍵信息,配合民警偵破了案件。
當這位學生和母親一起到所送錦旗和感謝信時,我下意識地往后退,卞哥推了我一把,讓我接過了錦旗。
看到我的名字也寫在錦旗上時,我突然明白了隱藏在抓人、破案數據背后更深層次的含義——守護,也真正認識到我這份工作的價值。
事主形形色色,嫌疑人各不相同。雖然我干的一直都是同一件事情,找回的都是差不多的車輛,但是守護的卻是不同人的心。
學生的山地車丟了,那是父母在孩子生日那天傳遞的心意;老人騎了多年的自行車丟了,那是逝去老伴給他留下的回憶;外賣小哥的電動車丟了,那是他辛辛苦苦賴以謀生的“飯碗”............
案件背后牽系的民生,就是我們努力的價值。
于我而言,守護的意義也逐漸具像化,它有時藏在被汗水浸透的制服里,在磨破的鞋底上,更多的時候在某個普通人說“謝謝”時突然涌上眼眶的暖意。
隨著打擊工作的不斷開展,在卞哥的帶領下,我們每日對轄區內的盜非警情進行總結梳理和工作復盤,發現很多的警情可以通過源頭防范而避免。
“要將工作前置。”卞哥說道,隊里每個同志都在琢磨怎么將防范做到位。
于是,我開始在電話回訪時多叮囑幾句,提醒事主記得鎖車、記得把車輛停放在公共規范區域,跟著卞哥一起去張貼宣傳海報……這些或許不值一提,可于我、于我們而言,一言一行,都是在為守護群眾美好生活而努力。
雖然我身處平凡崗位,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平凡小事。當看到因我們的努力,群眾找回了丟失車輛;因我們的宣傳,群眾提高了防范意識,我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意義非凡,而這,就是我的答案!
04
小結
這就是張行的故事,也是他的心里話,從派出所輔警到治安支隊輔警,再到2024“美麗豐警”警務輔助年度標兵,我們感受到更多的,是張行始終對公安工作充滿熱忱,即使寂寂無名,即使平凡,他也毫無保留地付出自己所有的熾熱。
這樣的“他”,還有很多,他們在北京公安的許多崗位全力奉獻,有的扎根社區,熟悉每一條街道的脈絡;有的值守在交通要道,保障車輛行人的順暢通行;有的奮戰于調度崗位,見證了科技興警的強大力量......
盡管制服款式不同,但他們懷揣著同樣的理想,肩負著同樣沉甸甸的責任擔當,無論哪一種藍,都是讓群眾安心的光!
致敬,所有心懷熱愛、不懈奮斗的追夢人!
來源:正警事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