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送暖,菌菇飄香。近日,記者走進四明鎮夢之誠食用菌生產基地,大棚里一排排菌棒擺放得整整齊齊,一朵朵平菇從菌棒中爭先冒出,新鮮誘人。菇農們穿梭其中,忙著對成熟的平菇進行采摘、精選、裝筐,很快一筐筐新鮮水靈的平菇就被運往倉庫。
“我們共有130個左右的大棚,總投料1400噸左右,年生產平菇3000噸。現在進入平菇豐產期,每天有30多個工人采菇,平均每個工人每天采量在1000斤左右?!眽糁\技術顧問姜為明介紹道。
四明鎮是全國有名的“食用菌之鄉”,已有40多年的栽培歷史,擁有“射陽平菇”國家地理標志商標,生產的食用菌暢銷省內外。由于菌類植物有著較長的采摘周期,成熟后半個月可采摘一茬,收益可觀且穩定。菌菇產業的發展,不僅為種植戶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也為當地村民撐起了一把把“致富傘”。家住附近的村民侯學生笑容滿面地說:“我在這里工作六七年時間了,不僅方便照顧家里,每年收入也有三、四萬元,真是挺好的?!?/p>
從“食用菌之鄉”到“智慧菌業標桿”,四明鎮不斷破解農業現代化的密碼。在宏飛家庭農場的日光智能溫室大棚內,物聯網傳感器實時監測溫濕度,蒸汽滅菌系統高效運轉。農場先后投資210萬元,對10座大棚進行智能化改造,用“菌棒替代耕地”“工廠化輪作”實現赤松茸年產三季、羊肚菌兩季的突破,較傳統種植效率提升200%。
“赤松茸智能大棚種植有10畝共10個棚,一年可以長三季,每季平均畝產12000斤左右。另外,赤松茸林下種植有40畝左右,一年一季,順季畝產可達3000—5000斤左右。秋冬季平均每斤價格10-14元,夏天可以賣到20-25元?!焙觑w家庭農場負責人陳薪宇介紹道,目前的客戶有常州林家塘、上海江橋、蘇州南灣橋、無錫天鵬以及鹽城等地,本地的一些火鍋店、大型餐飲酒店、私房菜等也是固定的客戶源。
宏飛農場創新“智能大棚+林下輪作”雙軌模式,使赤松茸在林間自然生長,菌渣還田后反哺土壤,形成“菇—林—田”生態循環鏈。同時,農場依托四明鎮標準化包裝中心,日處理鮮菇20噸,通過“田間—冷鏈—商超”直供體系,年銷售額突破800萬元。
從傳統種植到智慧農業,從低端批發到品牌營銷,四明鎮以4萬噸年投料量、5億元年產值的產業規模,“協會+基地+農戶”的現代化管理體系,構建起千余戶菇農參與、從菌種研發到智慧栽培的全產業鏈條。未來,該鎮還將繼續堅持綠色發展,提升食用菌產業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致力于將食用菌產業做大做強,為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貢獻更多力量。
文 圖: 李 春
編 校:徐碧蓮
責 編:張宏偉 尹 鑫
審 核:劉友華 樊 穎
聲 明:凡“射陽發布”原創稿件,轉載或引用請注明來源及原作者!部分稿件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射陽縣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515-89290569 0515-82486228
點個「在看 贊」再走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