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4個全國稅收宣傳月期間,“看非遺 知稅收”安徽省稅收法治文化非遺作品展活動于4月9日在六安市文化館舉行。此次活動由安徽省稅務局主辦,六安市稅務局,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六安市司法局承辦,旨在借助非遺文化開展稅收普法宣傳,提升涉稅經營主體合規經營和風險防范意識。
活動中,中國制茶大師、六安瓜片非遺傳承人武衛權分享了企業依法誠信納稅與發展壯大的歷程和心得。他的講述展現出企業以稅法為準則、誠信經營的重要性。
隨后,作為2024年度全國十大法治人物,來自霍邱縣磚佛寺村黨支部書記金其華現場分享了對法治公平的認識及基層普法經驗,用質樸的語言展現出法治在基層的生動實踐。
最后,霍邱縣淮美奇工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勘代表企業發出合規經營、誠信納稅的倡議,呼吁企業以實際行動踐行稅收法治精神。
非遺展區內,剪紙、書畫、雕刻三類非遺作品與稅收元素巧妙融合,來自全省40余件展品訴說著"看非遺 知稅收"的文化故事。六安翁墩剪紙以紅綢為底,傳統窗花紋樣中巧妙嵌入稅徽、票據等現代符號,"稅收 法制 公平"字樣躍然紙上,生動勾勒出稅企互信的清朗圖景。
在雕刻類作品中,六安烙畫非遺傳承人以烙鐵代筆,在木板上燙烙出深淺焦痕,繪就六安廣播電視塔、火炬塔等城市地標。畫面中,稅徽與稅務人形象并肩而立,"依法納稅 利國利民"字樣蒼勁有力,更以中國航天元素點綴右角,寓意稅收合規如火箭助推器,為城市經濟騰飛與國家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這40余件作品既是非遺技藝的生動詮釋,也是通過藝術語言傳遞稅收歷史與時代價值,讓參觀者在指尖技藝中讀懂"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稅收深意,為推動稅收法治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來源:六安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張笑 邱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