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海艦隊的官方公開報道中,166“渭南”艦在服役后首次公開露面。和開在編隊前方的175“銀川”號導彈驅逐艦相比,“渭南”艦在外觀上最大的不同,就是其主桅桿頂部的“快反雷達”,即H/LJQ-368型X波段雙面旋轉有源相控陣雷達。
H/LJQ-368型X波段雙面旋轉有源相控陣雷達,是第四批次052D型導彈驅逐艦在外觀上的重要識別特征之一。前三個批次的052D型導彈驅逐艦,主要在這個位置上安裝364型雙坐標快反雷達。主要作用,是為052D型導彈驅逐艦上的30毫米近防炮提供早期預警和目標指示。
第四批次的052D型導彈驅逐艦換裝H/LJQ-368型相控陣快反雷達的主要目的,是強化052D型導彈驅逐艦對AGM-158C等美軍隱身反艦導彈的反制能力。該款雷達能夠在36公里外,發現雷達反射截面積為0.1㎡、掠海高度在15米-80米、飛行速度150米/秒的目標。發現距離,比原來的364型快反雷達多了差不多一倍左右。
此外,原本的364型快反雷達,只能夠測定目標的距離和方位。而368型X波段快反雷達,還增加了對來襲目標的高度測算,這一點能夠進一步強化368型X波段快反雷達對各種低空掠海反艦導彈的偵測能力。
最后,368型X波段快反雷達的抗飽和攻擊能力更強。原本的364型快反雷達,說到底也不過是一款機械掃描雷達,掃描速度有限。而368型X波段快反雷達,能夠達到毫秒級掃描和識別,這進一步強化了第四批次052D型導彈驅逐艦的抗飽和攻擊能力。
目前,能夠趕在2025年內服役的052D型導彈驅逐艦還有4艘,2艘正在海試中,2艘正在航行試驗。這么一來,2025年年內我軍服役的052D型導彈驅逐艦總數,就能夠達到31艘的水平。
有些人可能認為,這個數量和美國海軍的“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相比,還是偏少了一些。但要知道,第一艘052D型導彈驅逐艦,是在2014年加入人民海軍的戰斗序列的。
算上今年準備服役的052D,中國海軍相當于是在11年的時間里,服役了31艘052D系列導彈驅逐艦。這個速度,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