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西游記》很多家長猶豫是否讓孩子閱讀,擔心其中的神話元素會影響孩子的認知。故事本身就是降妖的過程,里面打殺的詞很多,比如劈頭就砍、當頭一棒、直接殺進洞里、把所有的妖精全殺死了、放火燒了水臟洞。
聽聽、瞧瞧,這都是什么詞??!這做的都是什么事啊!這能給6歲孩子看???
我很怕孩子跟著孫猴子學壞。也怕孩子學孫猴子的模樣,上躥下跳、毛毛躁躁的,動不動就想要用武力解決問題。
但是我發現孩子聽完《西游記》并沒有表現出特別具有攻擊性地行為。在小朋友多的走廊里,他會有序下樓、禮讓年齡小的小朋友。
我想,這可能跟故事后面提示小朋友:打架是不對的有關。
所以,我就想啊,孩子喜歡,我們為什么不給孩子講呢?
對于那些對現代生活環境不適合的行為,我們及時告訴孩子對與錯,“打人是不對的”。培養孩子的判斷力和是非觀念。
還和孩子分析,故事里那些妖怪要吃他師傅,孫悟空才打妖怪、殺妖怪的,對吧!孫悟空為了保護師父才出手,這是正義的行為。引導孩子知道,使用武力是為了保護自己和他人,而不是隨意發泄自己情緒的方式。
而且孫悟空也不是每次都打打殺殺啊,他也會用智慧和計謀解決問題,比如三借芭蕉扇、智斗紅孩兒。
相比限制孩子讀他們感興趣的書,我覺得教會孩子分辨是非、明辨善惡,遇事冷靜思考、靈活應對更為重要。
生活中,壞人不會告訴你他是壞人,就像妖怪不會告訴你他要吃人一樣。因此,教會孩子識別潛在的危險,學會保護自己很重要。我們也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引導孩子思考類似的問題:比如,
- 為什么唐僧就是不信白骨精是妖怪呢?
- 為什么豬八戒總是拆孫悟空的臺呢?
- 唐僧幫那些妖怪,一次次讓自己陷入危險之中,為什么不長記性呢?
- 如果你是孫悟空,你會怎么提醒師傅小心妖怪。讓唐僧相信的同時,還不會被誤解呢?
告訴孩子別做善良的老好人,保護自己的安全才是首要任務。別把自己當唐僧,生活中,身邊可沒有孫猴子保護你。
說到讀《西游記》,年齡大的孩子,能理解復雜的情節,可以讀青少版;而年齡小的孩子,更適合閱讀簡單明了的故事,更適合低幼版。
所以,幾歲給孩子讀,選擇什么版本,我個人主要看孩子愿不愿意聽,能不能理解。孩子喜歡,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引導他們思考,培養批判性思維。孩子不喜歡讀,可能是不理解、聽不懂、不感興趣,那就放下,年齡大一大再讀,也許孩子就會喜歡。
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