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投稿將同時發布六大平臺
凡發表于大河文學的作品,將自動同步發布于騰訊新聞、騰訊快報、網易新聞、360圖書館、一點資訊、頂端新聞等六大媒體平臺,被多渠道傳播。閱讀量較高的文章還將發布于人氣火爆的今日頭條、搜狐新聞、簡書等大河文學融媒體矩陣平臺。需轉載原創文章的可申請授權(編輯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學投稿郵箱:dahewenxue@126.com
踏入我市大洋灣櫻花園的那一刻,仿若一腳邁進了莫奈的畫框,色彩與光影交織成夢幻的春之盛景。
“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 晨霧尚未散盡,輕薄如紗,為這片櫻海蒙上一層朦朧的面紗,更添幾分神秘與詩意,恰如白居易筆下所描繪的那般,春天的使者按捺不住欣喜,催促著櫻花在這大好時節展露嬌容 。
沿著蜿蜒的青石小徑徐行,路邊的綠郁金櫻率先闖入眼簾。它們宛如被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花瓣呈清新的淺黃綠色,層層疊疊,恰似翡翠雕琢而成的云朵,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湊近細瞧,花蕊處暈染著一抹若有若無的胭脂紅,恰似嬌羞少女臉上的紅暈,為這淡雅的綠增添了幾分靈動與俏皮。一旁,一位腦后束著烏發,休閑服裝上點綴著許多口袋,有藝術家氣質的中年畫者專注地支著畫架,手中畫筆在畫布上輕點、勾勒,試圖將這綠櫻的神韻永久留存。他輕聲呢喃:“綠櫻難畫喲,既要畫出它的澄澈通透,又得留住歲月賦予的獨特暈染。” 我不禁停下腳步,與畫者一同沉醉在這綠櫻的奇妙世界里,時光仿佛也在此刻悄然駐足。
拐過櫻花碼頭,眼前豁然開朗,一片粉白的花海鋪天蓋地而來。染井吉野櫻如團團飄浮的云朵,潔白中透著淡淡的粉色,沿著蜿蜒的河道肆意蔓延,花朵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隨著微風蕩漾,仿若一場盛大的花之舞會。一艘游船緩緩劃過,船槳劃破水面,驚起一群白鷺,它們撲棱著翅膀從花枝間掠過,抖落一陣如夢似幻的花雨。撐船的老伯滿臉笑意,操著一口濃郁的本地方言哼唱著不知名的小調:“喂哎……嘞,瞧那垂枝櫻,多像待嫁姑娘的裙擺,飄飄搖搖,煞是好看嘞!” 此情此景,正如詩句中所云 “櫻花紅陌上,柳葉綠池邊” ,我欣然點頭,沉醉在這如詩如畫的景致中,感受著春天最純粹的浪漫。
不經意間,來到了廢棄的鐵軌旁。鐵軌在櫻花的簇擁下蜿蜒伸向遠方,枕木上的涂鴉雖已被歲月侵蝕得斑駁陸離,卻依舊散發著獨特的藝術氣息。鐵軌的盡頭,一列蒸汽小火車緩緩駛來,車頭掛著寫有 “櫻花號” 的木牌,煙囪中噴出的縷縷白煙,在陽光的映照下如夢如幻。車廂里飄出櫻花甜筒的香甜氣息,孩子們興奮地舉著風車,從車窗探出頭來,歡聲笑語驚落了枝頭的花瓣,宛如一群靈動的小精靈。此時,微風拂過,又有花瓣簌簌飄落,“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枝便當游 。” 這般自在愜意,讓人只想放慢腳步,在這櫻花環繞的鐵軌邊,盡情享受這春日的悠閑時光。
櫻花隧道更是別有一番風情。隧道上方懸掛的風鈴在微風中輕輕晃動,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每一片風鈴上都鐫刻著游客的美好心愿。我踮起腳尖,輕輕觸碰一串寫著 “愿歲歲平安” 的風鈴,清脆的鈴聲在耳畔響起,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此時,一位身著漢服的姑娘手持油紙傘,裊裊婷婷地走過,她的裙裾掃落了幾片花瓣,在鐵軌上拼湊出一幅短暫卻無比美麗的春日圖景。我恍惚間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個充滿詩意與浪漫的年代,恰似走進了古人筆下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 ” 的情境之中,一切都美得如夢似幻。
步入鹽瀆古鎮,青石板路在腳下延伸,泛著歲月的幽光。雕花窗欞后,傳來婉轉悠揚二胡琴聲,淮劇情調,與空氣中彌漫的櫻花香氣交織在一起,令人心醉神迷。但見,我熟悉的一位美女換上一襲月白色旗袍,走進《鹽瀆往事》的劇場。戲臺上,這位美女輕啟朱唇,吟唱著 “櫻花落盡子規啼”,她的水袖輕輕拂過案頭的青瓷茶盞,茶香與櫻花香相互交融,將人帶入一段如煙如霧的過往,時光在這一刻變得緩慢而悠長。李煜詞中的意境,在這古鎮的一隅,被演繹得淋漓盡致,讓人不禁沉浸在這帶著淡淡憂傷與浪漫的氛圍里。
夜幕降臨,唐瀆里的燈籠一盞盞亮起,宛如繁星墜落人間,瞬間將這里裝點成一個夢幻的世界。身著襦裙的少女們手提鯉魚燈,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她們鬢邊的櫻花發飾在燈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與周圍的櫻花相映成趣。賣櫻花酥的老伯熱情地招呼著顧客,他用紅繩扎起一個個油紙包,笑著說:“同志,嘗嘗吧,這可是用清晨剛采下的花瓣做的,可香啦!” 攤位前,老匠人正專注地制作櫻花箋,雕花木版蘸著鮮艷的胭脂,在宣紙上輕輕拓印,一朵朵嬌艷的緋櫻便躍然紙上,仿佛將春天的美好永久地定格在了這一方小小的紙張上。為留個紀念,我也訂做了幾張。此時,看著這滿街的繁華與浪漫,不禁讓人想起 “東方今日東風起,誰道櫻花無主人 ”,這古鎮的夜,因櫻花而愈發迷人。
登上登瀛閣,憑欄遠眺,整個櫻花園盡收眼底。暮色中的櫻海在燈光的映照下如夢如幻,宛如一片粉色的海洋。忽然,對岸的熱氣球緩緩升起,火焰熊熊燃燒,斑斕的球體在櫻樹梢頭輕輕掠過,驚起棲息的夜鳥。與此同時,一群無人機從水面騰空而起,在夜空中變幻出各種奇妙的圖案,一會兒是綻放的櫻花,一會兒是 “大洋灣” 的字樣,科技與浪漫在這里完美融合,將這場春日的狂歡推向了高潮。“山深未必得春遲,處處櫻花壓枝頭 。” 即便站在高處俯瞰,也能深深感受到這遍野櫻花帶來的震撼,它們在夜色中依舊璀璨奪目,訴說著春天的故事。
最令人驚艷的當屬飛天表演。威亞上的 “櫻花仙子” 身著月白色紗裙,宛如從天而降的仙女。她從櫻樹枝頭輕盈地飛起,衣袂飄飄,與飄落的花瓣相互糾纏,在半空中旋轉、飛舞。她發間的銀鈴隨著動作發出清脆的聲響,仿佛整個櫻花園都在為她伴舞。岸邊的觀眾們紛紛仰頭觀望,屏息凝神,直到她輕盈落地,才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這一刻,時間仿佛凝固,整個世界都沉浸在這如夢如幻的美好之中,恰似 “櫻桃花下送君時,一寸春心逐折枝 ” 所描繪的那般深情與動人,讓人驚嘆于這絕美的畫面。
歸程時,夜幕已厚厚落地。我裹緊外套,透過車窗,看著車窗外的櫻花影隨車搖晃,心中滿是眷戀與不舍。這場在櫻花園的春日漫步,宛如一場時光的漫舞,每一個瞬間都如同一幅絢麗的畫卷,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記憶深處。
第二天下午,我就收到了景區寄來的櫻花箋。信箋上印著我當日在櫻花園的美好瞬間,花瓣的邊緣泛著淡淡的金色,仿佛被時光溫柔地吻過。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謂浪漫,不過是人們在平凡的生活中,用心捕捉那些轉瞬即逝的美好,并將它們釀成永恒的春天。在大洋灣櫻花園的這一日,我不僅邂逅了醉人的櫻花美景,更在春韻中與時光共舞,收獲了一段難以忘懷的美好記憶。
作者簡介
劉敦樓,江蘇鹽城人,教育工作者,業余愛好喜歡動動筆,曾在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文匯報、經濟日報、南方周末、中國教師報、人民論壇網、光明網、中國教育新聞網等平面媒體和網絡媒體上公開發表時評、隨筆及散文300多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