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烏魯木齊4月10日電 (史玉江)眼下,在新疆廣闊的田野上,廣泛應用現代農業技術的春耕春播正跑出“加速度”。
9日,在第一師十一團的田間地頭,一輛輛“鐵牛”在衛星定位精準引導下行駛,翻耕深度均勻一致,大幅提升了作業效率。
十一團“棉花+茴香”套種示范田現場。楊力熒 攝
該團農發中心工作人員朱寧介紹:“目前,全團已投入農機具120余臺套,機械化作業率達98%,搭載北斗導航系統的無人駕駛播種機較傳統農機效率提高2倍。”
在該團“棉花+茴香”套種示范田內,一臺臺播種機在田間忙碌。“我們采用干播濕出和側封土播種技術,配合小流量滴灌系統,節水效率提升50%,出苗率達95%以上。”朱寧說。
冬小麥通過科學化控、無人機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麥苗長勢喜人。鄧融濤 攝
與此同時,該團的冬小麥化控作業正有序進行。400余畝冬小麥通過科學化控、無人機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麥苗長勢喜人。
今年春耕期間,該團10萬余畝耕地全面應用現代農業技術,將提前至4月中旬完成全部播種任務。
8日,在第十三師紅星一場的山藥種植現場,機械正在開槽作業。“種山藥是個技術活,機械化開槽省力又省時。”擁有7年種植經驗的楊明山說,他今年計劃種植60畝白玉山藥,預計4月20日可完成全部種植工作,相比往年提前近一周。
搭載北斗導航系統的智能化播種機在廣袤田野間行進。王保宏 攝
在紅星一場的棉田里,裝有北斗導航系統的無人駕駛精量播種機正在進行播種作業,精量播種及鋪設地膜、滴灌帶同步完成。不斷改進的棉花播種技術,將使棉花的質量再上一個臺階。
近年來,隨著現代化農業技術的廣泛應用,新疆兵團實現農業規模化、機械化種植,集約化管理,在節省勞動力的同時,讓農業種植更高效。(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