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關稅增加到104%,這意味著什么呢?
首先,這意味著中美貿易全面切割。在不在乎那幾千億美金的情況下,關稅突然被提升到如此極端的程度,其沖突和影響必然是巨大的。貿易本是互惠互利的事,當雙方都對此毫不在乎時,不僅貿易方面,其他各個領域的切割與切斷肯定也會接踵而至。就像前幾天,美國禁止中國使用其生物醫療數據,對中國關閉相關渠道,類似的事情在未來預計會不斷發生。
從更宏觀的視角看,這同時意味著WTO所倡導的模式成為過去式,仿佛WTO失去了實際作用。不過,這并不代表著逆全球化的發展。因為我們看到,特朗普在對全球加征關稅后,仍希望其他國家與他進行談判。也就是說,特朗普的真實意圖是想重塑整個世界貿易格局和規則。
這對中國而言,提出了新的挑戰。試想一下,如果美國與越南做生意實現零關稅,與柬埔寨做生意關稅僅5%,美國要是和歐盟建立自由貿易區,他們在做生意時重新制定關稅規則,大幅降低關稅。在這種情形下,中國的外貿該如何發展?這顯然是個重大問題。
更關鍵的是,關稅戰、貿易戰往往是戰爭的前奏。從歷史來看,20世紀30年代二戰爆發前,美國發起關稅戰,將關稅普遍提高到59%,其他國家進行反擊,導致全球貿易蕭條,最終二戰爆發。
再往前追溯,19世紀拿破侖戰爭,起初也是貿易戰。拿破侖禁止歐洲大陸與英國做生意,試圖遏制英國經濟發展。而英國憑借強大的海軍力量,通過海上軍事封鎖并資助反法聯盟,結果引發了拿破侖戰爭。再往前,17世紀英荷戰爭,英國頒布《航海條例》,規定殖民地所有貿易只能由英國船只承運,荷蘭以關稅進行對等反擊,進而引發了三次英荷戰爭。
為什么貿易戰常常會成為戰爭的前奏呢?這很好理解。一旦打起貿易戰、關稅戰,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而言,即便不陷入蕭條,發展狀況也顯然不如從前。一旦經濟發展出現問題,失業率上升,民眾生活艱難,在一個國家或社會中,極端主義、民粹主義、民族主義情緒就會大幅高漲。而這些情緒與集權主義相互影響。
所以在二戰期間,我們看到各個國家都涌現出不少強硬人物,比如斯大林、希特勒、東條英機、羅斯福、丘吉爾、墨索里尼等。這些強硬人物互不相讓,既然彼此不服氣,最終只能通過武力一決高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