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連續數周的閉門談判,聯盟黨與社民黨終于在4月9日敲定聯合執政協議。候任總理默茨預計將在5月7日正式成為德國新一任總理。
▲圖源:Michael Kappeler/Michael Kappeler/dpa
協議雖已定下,但國際壓力、經濟動蕩、國內政治結構性沉疴接踵而至,默茨的這把“總理椅”看起來又重又不穩當。
而在真正入主總理府之前,默茨還得邁過最后一道門檻:社民黨約35.7萬名黨員將在復活節后投票決定是否批準聯合協議?;衩朔矫鎸⒂陕摪钗瘑T會拍板,基社盟則只需黨主席團同意。目前,外界普遍預測總理選舉將在5月7日舉行,但理論上也可能提前至4月最后一周。
對默茨而言,上任前遇到的最大外交難題來自“老朋友”美國。特朗普的關稅戰意味著整個歐洲乃至全球企業都面臨著失去美國市場的風險,歐盟正面臨美國的20%全面關稅,汽車和卡車等主要商品的稅率甚至更高,德國制造業幾乎首當其沖。
▲圖源:tagesschau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仍在費盡心思地扮演“全球秩序守護者”,提出應推動中美就全球經濟展開直接對話。然而,中國方面以“堅決反制”明確表達立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指出:“如果美方真心希望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問題,就應該本著平等、尊重、互利的態度。”換句話說,北京既不看好談判的前景,也無意為特朗普的新一輪“關稅劇本”站臺。
反倒是一廂情愿想“認真談談”的歐盟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特朗普方面對歐盟的態度冷淡,并直接回絕了馮德萊恩的“工業品零關稅”建議,反而要求歐盟以能源進口彌補美歐貿易逆差。一邊是昔日盟友,一邊是自己最重要的出口市場且同樣擁有強大話語權的中國,對默茨而言,未來的外交空間極其有限。
▲圖源:Michael Kappeler/Michael Kappeler/dpa
外部風浪未平,內部問題更是積重難返。在庇護政策和公民津貼改革問題上,“交通燈”政府時期積壓的各種政策問題依舊沒有解決,所謂“邊境遣返機制”仍然依賴與奧地利、波蘭的協定配合。同時,執政協議中明確提出要重新設計公民津貼制度、適度提高最低工資。改革方案看似進步,但也可能令城市中依賴津貼生存的低收入群體生活更加艱難。而就業市場本身缺乏彈性和崗位增長潛力,僅靠削減福利并不能真正激活就業。從目前的協議分工來看,社民黨將全面掌控財政、司法、國防等關鍵部門,聯盟黨負責外交和內政。
▲圖源:Monika Skolimowska/dpa
此外,德國選擇黨在民調中已追平聯盟黨,兩黨支持率并列24%。一旦經濟繼續惡化、社會政策陷入僵局,默茨不僅要面對選民與輿論的反彈,還可能遭遇執政聯盟內部的松動與信任危機。
現在看來,德國這艘大船的舵手雖然換了,但海面上的風浪,似乎比過去更加洶涌了……
(歐洲時報德國版曉夢綜合報道,轉載請注明公眾號GermanRepor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