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被稱為“平賬大圣”,他到底幫忙平了多少賬?
天上地下看到孫悟空都會尊稱一聲“大圣”,這是因為他之前被封為“齊天大圣”,不過卻有觀眾叫他“平賬大圣”。
這一稱呼主要源于他在《西游記》中多次替天庭、地府等仙界機構“背鍋”,原本存在的爛賬、壞賬被迫歸咎于自己,從而掩蓋了背后的管理漏洞或私利行為。
當然,這些事孫悟空都是不知情的,只是恰好誤打誤撞成了“背鍋俠”,即便日后知道了也不好發作,那么他究竟意外幫忙平了多少賬呢?
今天咱們結合原著分析一下:
地府生死簿的爛賬
孫悟空大鬧地府時勾銷了猴類生死簿,導致地府輪回系統混亂。
然而,地府內部可能存在長期私改生死簿的行為:
例如崔判官曾私自為李世民添壽20年;取經途中一位大善人寇洪枉死,孫悟空找到地府,閻王看他確實冤枉,之后直接給他加了一紀(12年)壽命。
還有民婦李翠蓮被冤枉出軌自殺,最后借尸還魂(恰好唐王之妹李玉英去世)的故事。
記錄在冊的都有很多,那些沒有被提及的錯賬肯定還有很多,孫悟空的舉動恰好成為地府推卸責任的借口,將所有歷史爛賬歸咎于他。
蟠桃園的虧空
蟠桃園共有3600棵桃樹,其中1200棵產九千年一熟的頂級蟠桃。盡管孫悟空偷吃部分蟠桃,但按時間推算,他僅在天庭待了約180天,無法吃光所有大桃。
而且孫悟空也不是天天吃。
原著寫“只見那猴王脫了冠著服,爬上大樹,揀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許多,就在樹枝上自在受用。吃了一飽,卻跳下來,簪冠著服,喚眾等儀從回府。遲三二日,又去設法偷桃,盡他享用?!?/p>
書中提到,七仙女摘桃時發現大桃“半個也無”、“止有幾個毛蒂青皮的。原來熟的都是猴王吃了”。
但后來王母仍能拿出大桃舉辦安天大會,暗示天庭可能私藏蟠桃,并將虧空歸咎于孫悟空。
太上老君的金丹
孫悟空偷吃了太上老君五葫蘆金丹,而道祖實際煉制的金丹數量可能遠超此數。
丹元大會需招待眾仙,五葫蘆顯然不足,但老君告狀時僅提及被偷吃部分,未說明實際存量,疑似借機掩蓋私藏或挪用。
這也是孫悟空后來敢向老君索要千粒金丹的底氣。
御馬監的賬目問題
孫悟空任弼馬溫時清點了天馬數量,“這猴王查看了文簿,點明了馬數”,使得后續管理無法虛報或倒賣。
關于孫悟空養馬時的盡職盡責,原著是特別描寫的:
“弼馬晝夜不睡,滋養馬匹。日間舞弄猶可,夜間看管殷勤,但是馬睡的,趕起來吃草;走的捉將來靠槽。那些天馬見了他,泯耳攢蹄,倒養得肉膘肥滿。”
由于此前該職位長期空缺,兩任之間的虧空可能被推給孫悟空,甚至天馬死亡或丟失的責任也被歸咎于他未交接職務。
其他潛在爛賬
十萬天兵天將的損耗:托塔天王討伐花果山時損失的兵力,可能通過“死無對證”的方式算在孫悟空頭上。
原著中半截觀音那一難介紹過,托塔天王自從跟孫悟空打敗仗后,一次勝仗都沒打過,由此可以對他之前的戰績存疑,可能虛報。
而這所有的一切,都讓孫悟空背鍋了。
地府、天庭的人情債:因背鍋積累的人情,使得孫悟空取經時能輕易獲得眾神幫助,如地藏王主動為寇善人延壽。
不過,也有部分觀眾認為,這些“爛賬”可能并不存在。例如:
1. 生死簿由南斗星君管理(比地府管理級別高),地府無權私改,因此狀告孫悟空的罪名明確,并未提到歷史爛賬;
原著唐王因為涇河龍王的事地府一游時有過描寫:自那龍未生之前,南斗星死簿上已注定該遭殺于人曹之手,我等早已知之。
2. 蟠桃和金丹的實際消耗量可能確為孫悟空所為,不存在藏匿行為。
話說回來,盡管存在爭議,但孫悟空“平賬大圣”的稱號更多反映了觀眾對天庭官僚體系腐敗的諷刺。
孫悟空背鍋的行為,既掩蓋了天庭管理漏洞,也為他后續的“面子”與人脈奠定了基礎,成為了西游故事中耐人尋味的隱喻。
西游記的故事,滿滿都是人情世故呀!
我要說的就是這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