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晚,我校政教處以“減壓賦能,智慧溝通,共育未來”為主題開展了本學期班主任論壇,黨委委員、政教處主任楊偉,政教處副主任粟敏,西南科技大學PSCI中心特聘老師陳蓉,學校心理老師,高一、高二年級班主任代表,生活老師代表齊聚一堂,在思維碰撞與心靈共鳴中探尋育人新路徑。
高一班主任李良老師以《我的班級123》為題,通過班級管理案例,回顧了自己班主任生涯的蛻變。他提到:要拿著放大鏡找班集體和學生的優點,讓不完美的學生,在班級也有機會擁有完美的體驗。面對學生愛犯錯這個難題,他改用“契約式協商”,化對抗為自律。從紀律嚴控向能力培養轉型,在班級內設置“學習小組”定期進行“值周總結”等提升學生發展自我的能力,生動的詮釋了“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育不是管束,而是點燃火花,班主任的成長,是學會從‘管理者’變成‘支持者’。
高二班主任歐明星老師帶來《構建孩子成長的命運共同體》主題分享,聚焦家校協同新范式。他提到:良好的家校信任關系會讓老師的教育至少成功一半。歐老師以家長群為切入點,日常反饋“重細節輕評價”、問題溝通“先共情后建議”、資源分享“精準推送賦能”;針對家長會,他提出“主題模塊化”設計,如“親子溝通密碼”“如何幫助孩子突破學習高原期”等專題,用專業內容贏得家長信任。讓家長會成為教育指南針,讓家長不再孩子教育的旁觀者。
陳蓉老師以互問互答的方式開啟講座,針對班主任現場提出的“學生在校的異常表現”、“學生的對抗行為”等難題,陳老師也逐一進行了回應。特別是對待這部分學生,應該如何助力他們更好的發展呢?陳老師也談到,在面對需特別關注的學生時應放慢節奏,觀察非語言信號;用“搭臺子”替代“貼標簽”;引導他們在生活中行動起來,“小目標達成”比“大道理灌輸”更有效。教育者的使命是看見學生行為背后的需求,用智慧溝通點燃成長動力。同時陳老師也提到班主任老師在日常工作中也要自我關照,她強調“班主任的自我關照不是自私,而是職業續航的必修課”。
論壇最后,楊偉主任結合自身經歷以“合力、感恩、樂觀、成長、邊界感”五個關鍵詞總結,再次凸顯了教育者的溫度與力量。他提醒班主任“在傾注熱忱的同時,也要明晰職業邊界,讓壓力化作專業精進的階梯”。
教育是人與人心靈的對話。本次論壇為班主任搭建了專業成長平臺,彰顯了我校“為每一位師生創造最佳的發展空間”為辦學思想。未來,學校將持續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常態化支持班主任團隊發展,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奠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