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窯火重燃
歷史觸手可及
永定河文化博物館新展
“西山窯火千年釉彩”
以華北最大遼金瓷窯遺址
——龍泉務窯為核心
匯聚300余件陶瓷珍品
帶您穿越時空
探尋釉彩背后的文明密碼
這場展覽如何以
“宋骨遼風”的器物美學
串聯起遼金社會的生活圖景
龍泉務窯的釉彩技術
為何被稱為“千年突破”
從窯火不熄的技藝傳承
到數字時代的文化創新
這場展覽
又將如何激活
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運河之上》
帶您揭開釉彩之下的歷史脈絡
聆聽永定河畔的文明回響
龍泉務窯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上
一處重要遺址點
是遼南京一處重要的
制瓷手工業遺址
龍泉務窯發現于1958年
1975年確認為遼代瓷窯遺址
展覽面積400余平方米
匯聚龍泉務窯址考古發掘成果
及北京地區遼墓出土龍泉務窯標本
超過300余件(套)
通過“得天獨厚”
“窯器遺珍”“匠心獨運”
“宋骨遼風”和“千年傳承”
五個部分
以遼金時期龍泉務窯的
歷史文化、器物品種
及工藝特點為線索
從自然地理環境、
器物類別、燒造工藝
技術來源、工藝傳承等多個方面
并充分運用AI交互、
數字化管理、動態展示
場景復原等技術手段
全面勾勒龍泉務窯的發展脈絡
和歷史文化價值
充分展示門頭溝地區
深厚歷史底蘊與豐富文化內涵
龍泉務窯燒造瓷器的特色之一
就是低溫釉器的燒造
包括低溫綠釉、黃釉及三彩
綠釉色澤溫潤如草原之綠
黃釉代表陽光
三彩則是綠釉、黃釉和白釉
同時疊加到一件器物上
表現出騎馬游牧民族
粗獷豪放之美
茶葉末釉最常見的是雞腿瓶
是契丹民族盛放飲品的器皿
它又高又壯
我們經常能在遼墓壁畫中
看到它的形象
插在木架子里
旁邊便是遼人飲酒的場面
龍泉務窯三彩的特別之處
除用鉛作助熔劑外
還發明了用對人體無害的
天然硼砂
替代鉛作助熔劑
這一重要發現證實了
早在1000多年前我國制瓷工匠
已開始使用硼釉來裝飾陶瓷器
填補了中國陶瓷史
和中國陶瓷工藝發展史
研究的空白
遼南京為漢人居住地
保留著漢族文化傳統和生活習俗
龍泉務窯的產生
就是以燒造適應本地區
漢族文化生活習俗的瓷器為主
更多燒造的是適合定居生活的
中原文化器形
契丹人在南下入主中原過程中
曾控制定州
將大批定州俘戶有技巧之人北遷
推測其中也有定窯的窯工
來到龍泉務窯
龍泉務窯受到定窯瓷器造型
裝飾藝術等方面的影響
同時又與契丹游牧文化結合
使得龍泉務窯既有
中原五代、北宋瓷器的特點
又有遼契丹民族游牧文化的風格
展覽中設置一處瓷片觸摸互動區
觀眾可以通過觸摸孔
來親身感受龍泉窯
刻花、劃花、貼花
以及印花的不同工藝
展覽還通過AI展示和數字藏品
拉近觀眾與千年陶瓷文化的距離
作為永定河文化博物館的常設展
“西山窯火,千年釉彩——
北京龍泉務窯陶瓷展”
常年免費對外開放
永定河文化博物館地址:
門頭溝區門頭溝路8號
開放時間:
周一閉館
除法定節假日外, 全年開放
周二至周日:9:00—16:00
圖片由永定河博物館提供
嘉賓
永定河文化博物館保管部主任 陳亞
節目回聽
請點擊下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