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逐漸回暖,眼下春茶迎來采摘“黃金期”。近日,在惠來縣僑園鎮僑新社區茶葉種植基地里,茶農們搶抓農時,在茶園里忙碌地采摘春茶,到處一片繁忙景象。
僑園鎮山清水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自然條件得天獨厚。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該鎮便推廣茶葉種植。目前,該鎮已擁有茶園4000多畝,形成金牡丹、瑞香、水仙、丹桂、黃旦、蜜蘭香等六大當家品種,年加工干茶超400萬斤。該鎮種植的茶葉品質獨特,茶色正、味厚且清香甘醇。
茶農們手持電動采茶剪,精準地采剪茶葉。林志鵬 胡旭瑩 攝
在采摘現場,茶農們正手持電動采茶剪,精準地采剪“兩葉一芽”,僑園鎮大南山華僑茶葉三廠總經理伍見錦介紹說,芽頭為茶葉增添獨特香氣,大葉則讓茶湯更加濃郁。隨后,記者來到茶葉加工廠探訪,伍見錦向記者展示了烏龍茶制作工序。鮮茶葉先平鋪曬青,傳統曬青講究“天時地利”,需讓葉片軟化且不失活。搖青車間里,在工人們的操作下,茶青在竹匾中有節奏地碰撞,釋放特有香味,據悉,殺青是鎖住茶香的關鍵,高溫能瞬間鈍化茶葉酶活性,保留香韻。造型車間內,揉捻機對茶葉進行塑型。伍見錦告訴記者,受烘焙溫度的影響,制作出的茶葉茶色和茶湯各異:110℃高溫烘焙的茶葉,茶色橙紅,香氣濃郁高揚;零下20℃低溫烘焙的茶葉,茶色則呈淺綠色,香氣清新雅致。
如今,茶葉產業已成為僑園鎮特色產業,目前,該鎮有茶葉加工廠22家,帶動種茶戶300戶開展茶葉種植。同時,僑園鎮借助“線上+線下”銷售模式,將“金牡丹”等優質品牌茶葉推向市場,年產值達4500萬元 ,承載著春天饋贈的“綠葉”,成為當地農戶增收致富的“金葉子”。
來源 :揭陽日 報(記者:林志鵬 胡旭瑩)
部分供圖:僑園鎮
編輯:“和暢惠來”政務微信編輯部(編輯:池邊樹)
“和暢惠來”政務微信是中共惠來縣委宣傳部(惠來縣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推出的宣傳惠來、了解惠來的新窗口。“和暢惠來”堅持發布權威資訊,服務百姓民生,弘揚本土文化,彰顯惠來特色。
垂詢合作熱線:0663-6681035
聯系郵箱:HCHL336688@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