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開通會員付費功能
每月自動扣費
需要幫您關閉嗎?
您購買的商品出現質量問題
我們三倍給您退款可以嗎?
到底是退款還是騙錢?
一通看似暖心的“客服”來電
卻是一場騙局的開始
近日,人在家中的代女士接到一通自稱“某音客服”來電,稱她先前購買的直播會員即將到期,以后每月平臺會自動扣除相應費用。代女士急忙表示自己從未辦理過。“沒關系!可能是您不小心點到了,我們這邊安排專員一對一指導您取消……”客服熱情耐心,代女士一心只想早點解決這樁麻煩事,便按照對方要求進行操作。在對方的指引下,代女士先后下載了某會議軟件并開啟屏幕共享,隨后輸入了自己的個人信息及銀行卡驗證碼。
好在正要進行其他操作前,當地派出所民警及時找到了她,防止她做出更多的轉賬操作,并第一時間協助代女士聯系銀行進行掛失止付,確認其未遭遇財產損失。
冒充客服注銷金牌會員或代理商類詐騙
ANTI FRAUD
案件形式
騙子冒充某電商平臺客服,謊稱由于操作失誤將受害人升級為代理商、VIP會員等,每月自動扣款500元需注銷,以“驗證個人賬戶、查驗資金”為由誘導轉賬或提供銀行卡、驗證碼等信息,從而實施詐騙。
民警提醒
如果遇到自稱某購物平臺工作人員,要第一時間通過官網客服電話聯系平臺進行確認,不要隨意透露自己的銀行卡信息,更不能主動給陌生人轉賬。凡是要求進行轉賬等匯款操作的,都是詐騙!
王先生在家中意外接到一個自稱是某電商店鋪“客服”的陌生來電,告知其先前網購的商品存在質量問題,并承諾將由“支付寶客服”協助處理退款理賠事宜。
幾分鐘后,一個自稱“支付寶客服”的人打來電話,同樣以退款理賠為由,要求其下載陌生APP并與他進行視頻通話,隨后還需下載屏幕共享APP并開啟屏幕共享。
由于這兩個APP在應用市場均可找到,王先生并沒有懷疑。接下來,對方以王先生未開通“退款保險”服務為由,誘導其將支付寶綁定的銀行卡和信用卡里的資金全部轉入銀行的“保險賬戶”,聲稱銀行核查后會將賠償金和轉賬核查資金原路退還。
王先生信以為真,轉賬后卻在一小時內發現并未收到退款,且無法聯系到該“客服”,方才意識到自己受騙,隨即報警。
冒充客貨退款理賠類詐騙
ANTI FRAUD
案件形式
騙子通過非法途徑獲取受害人的電話和購物信息,偽裝成網購平臺客服或快遞客服并致電或短信告知受害人,以客戶購買的貨物出現質量問題,或冒充快遞公司以包裹丟失或損毀等名義,利用退款賠償、補償的手法實施詐騙。
民警提醒
接到此類電話一定要通過官方平臺客服核實確認,切記:官方客服不會私下添加你微信,更不會主動聯系你退款賠償。凡是自稱某平臺客服來電,以“商品存在質量問題,多倍賠償”為由要求轉賬的就是詐騙!
警方提醒
1.未知鏈接不點擊:以“00”開頭短信或“+”開頭發送的短信鏈接;用錯字別字或用字母、數字、文字相互代替用于規避監管的短信鏈接;在網絡通信工具上認識的從未謀面的男女朋友,幫您理財、賺錢,要求您做任務等發送的鏈接等不能點擊。
2.陌生來電不輕信:以“00”開頭或“+”開頭打來的電話或發送的短信;電話內容涉及幫您理財、賺錢、消除不良信用、涉嫌洗錢、販毒等犯罪、公安機關辦案、身份信息核查、賬號被凍、安全賬戶等內容不要相信;來電顯示已被標注為詐騙、廣告、推銷等的不要接聽。
3.個人信息不透漏:個人的銀行卡的賬號、身份證號、各種密碼、手機驗證碼等不隨意告訴他人或者在網絡上填寫,生活中對于登記個人信息送禮品等的要保持警惕。
4.轉賬匯款多核實:轉賬匯款前要多想一想會不會被騙,多渠道核實收款人的真實身份,對于轉賬時屏幕彈窗提醒內容要仔細閱讀;支付寶、微信、銀行等對于轉賬業務可疑賬戶轉賬會彈出提示對話框,進行提醒確認,這時一定要仔細閱讀,確保資金安全。
來源|武漢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
編輯:李宏瑩 主編:陳友海 編審:張建光
電話:0315-4026222 郵箱:tsltwxb@126.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