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琴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距今已有約3000年的歷史,被譽為“琴棋書畫”四藝之首。
古琴在音色上,沒有二胡的泣不成聲,但更多的是委婉纏綿;沒有古箏的嘹亮歡暢,但看到的是和平與從容;與琵琶大珠小珠落玉盤式直接了然不同,它更細膩、更內斂。
它和雅而高貴,幽遠而安靜,萬物都很清淡,但又緩慢地浸染在人們的心靈中,使人們擺脫浮躁與喧囂而歸于無上的自然。
1
《 流 水 》
春秋戰國時代的《列子·湯問》中記載,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辈绹@道:“善哉,閣下能聽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我所思?。 庇谑嵌顺蔀槿松?。
后來在《呂氏春秋》中還記載著:鐘子期死,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2
《 廣 陵 散 》
這首古琴曲曲調比較激昂,在其身后,有聶政、嵇康兩典故。這首歌首見于東漢蔡邕《琴操》中:聶政之父是韓王鑄劍時,因未能按時送達而遇害。因此,聶政成為遺腹子。成長中聶政遇仙人于深山,習鼓琴之絕,亦精通易容術。
一天聶政在鬧市鼓琴,“觀者成行,馬牛止聽”。韓王聽后立即召見聶政,命聶政當眾鼓琴。聶政取出琴中藏匿的劍,刺殺了韓王,為父報仇。這個故事被蔡邕取名為“聶政刺韓王”。
聶政時代大約六百多年后,西晉一位才智超絕的人物,使《廣陵散》成為千古絕響。此人就是“竹林七賢”中最有影響力的嵇康。嵇康因反對司馬氏專政而遭殺害,臨上刑場時彈奏了此曲。
3
《 平 沙 落 雁 》
此曲描寫了雁群降落前在空中盤旋顧盼的情景。據說明朝飽受內憂外患困擾,天下有識之士無不憂心忡忡,此曲“借鴻鵠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也”,以示儒家倡導的“貧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
此后,這首歌中的聲音與曲外之意包含著懷才不遇想取功名的鼓舞,也包含著因言獲罪退隱山林的安慰。
4
《 瀟 湘 水 云 》
《神奇秘譜》解題中說,作者“每欲望九嶷,為瀟湘之云所蔽,以寓惓惓之意也”。其時元兵南下,文人相率南遷。郭沔定居湖南南部衡山附近。
云水奔騰之景,勾起了他熱愛祖國山河、感懷時勢飄零、想看隱遁生活的情結。這首歌就應了此景。
5
《 醉 漁 唱 晚 》
《西麓堂琴統》記載這首曲子是陸魯望和皮日休在松江泛舟時看到漁父的醉歌而創作的。晚唐詩人皮日休創作了《正樂府十首》這樣一首人民性很強的作品。至今天下通行的版本相傳是張孔山的。
《太音補遺》稱此曲有張仲宗詞中“明月太虛同一照,浮家泛宅忌昏曉;醉眼冷看朝市鬧;煙波老,誰能惹得閑煩惱”之意。《五知齋琴譜》中認為《醉漁唱晚》為后世隱流所作,亦古調也。與漁歌音同而調異。
此曲實有笑傲煙云、醉鄉酣美之意,非塵埃奔走、粗心浮氣所能領其趣也?!爱Y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聆斯曲亦當作如是解。
6
《 梅 花 三 弄 》
梅花,志氣高潔,一直為文人墨客所吟詠?!叭敝竿磺{重復彈奏3遍。樂曲通過對梅花不畏寒霜堅韌品格的謳歌,贊美了有高尚情操的人們。其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的故事。王徽之被召至東晉首都建康,乘坐船只泊于塢中。
恰巧桓伊在岸上,兩人并不相識。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桓伊此時已是高官,卻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這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后人移植為琴曲。
7
《 陽 春 白 雪 》
傳說是春秋時期晉國師曠或者齊國劉涓子所作,“白雪”取自另一種干凈、雪竹琳瑯之聲。其旋律清新流暢,節奏活潑輕盈,形象地展示出冬去春來、大地復蘇、萬物向榮、生機盎然的早春景象。
現存琴譜中的《陽春》和《白雪》是兩首器樂曲,《神奇秘譜》在解題中說:“《陽春》取萬物知春,和風淡蕩之意;《白雪》取凜然清潔,雪竹琳瑯之音?!?/p>
8
《 陽 關 三 疊 》
《陽關三疊》樂曲是根據唐代詩人王維詩《送元二使安西》譜寫的一首琴歌。王維這首詩在唐代就曾以歌曲形式廣為流傳,并收入《伊州大曲》作為第三段。
唐代詩人用了很多詩句對其進行了描述,如李商隱“紅綻櫻桃含白雪,斷腸聲里唱陽關”。
9
《 漁 樵 問 答 》
《三國演義》開篇詞中的幾句“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笨勺龉徘稘O樵問答》的妙解。
漁樵耕讀是農耕社會的四業,代表了我國民間的基本生活方式。這四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不同價值取向。如果說耕讀面對的是現實,蘊含入世向俗的道理,那么漁樵的深層意象是出世問玄,充滿了超脫的意味。
樂曲通過漁樵在青山綠水間自得其樂的情趣,表達對追名逐利的鄙棄,反映的是一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擺脫凡塵俗世的羈絆。塵世間萬般滯重,在《漁樵問答》飄逸瀟灑的旋律中煙消云散。此境界令人嘆服。
如若你現在正心煩意亂、焦慮抑郁,不妨于自然中尋一處安靜的角落,播放一首琴曲,點上一支熏香,閉上雙眼,在柔和婉轉的旋律中,享受寧靜、療愈心靈。
◎本文轉自:“復雅古琴”,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