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公布成績的午后,陽光透過飄窗,照在我的電腦上,屏幕上顯示的數字讓我瞬間屏住了呼吸。
143分!
那一刻,所有的努力和汗水都化作了眼前的喜悅。
看著桌面上,半月談《國考60天上岸計劃》的講義、密密麻麻的錯題本、跟書桌一樣高的草稿紙,都見證了我的努力。
國考從來不是智力的比拼,而是方法和堅持的雙重考驗。
01
申論破局從材料中“生長”答案
申論曾是我的“攔路虎”,我是跟著初心老師的《國考60天上岸計劃》領悟了“材料為王”的真諦。
我嚴格根據初心老師教授的分析材料的方法:先圈畫材料中的政策表述、群眾觀點等關鍵句,再用不同顏色標注“問題—原因—對策”,最后將碎片化信息整合成邏輯鏈條。
通過這種方式,我逐漸學會了如何從冗長的材料中提取核心信息,不再被紛繁復雜的文字所迷惑。每次練習,我都仿佛在與材料對話,一步步逼近答案的本質。
初心老師的這套方法,不僅提高了我的閱讀效率,更讓我在答題時能夠條理清晰、有的放矢。申論,這個曾經的“攔路虎”,漸漸變成了我得分的有力武器。
針對我一直畏難的大作文,我也是按照初心老師的“3x3提綱構造法”:
帽段+主體+結尾。帽段明確主題,猶如文章的龍頭,引人入勝;主體部分則通過并列或遞進的結構,詳細闡述論點,每個段落都緊密圍繞中心思想展開,邏輯嚴密;結尾則是對全文的總結升華,有力收束。
這種方法讓我在寫作時有了清晰的框架,不再為如何構思文章而苦惱。通過不斷練習,我的大作文水平有了顯著提升,不僅結構更加嚴謹,論點也更加鮮明有力。
02
行測突圍:掌握核心解題技巧
初次???2分的挫敗記憶猶新。面對135道題的海量信息,我曾陷入“盲目刷題”的陷阱。
直到我聽了《國考60天上岸計劃》課程之后,發現各個板塊都有自己的核心解題技巧。
如,在資料分析領域,我根據60天課程中付黨老師的“三秒定位法”:先掃讀題干圈定時間、主體與關鍵詞,再跳讀材料鎖定數據,最后套用“百化分”速算公式。
比如遇到“2023年同比增長率”類題目,直接定位材料中帶“%”的數字,配合“錯位加減法”,原本耗時5分鐘的題目壓縮到90秒內。這個方法讓我在最終考試中,該模塊正確率穩定在95%以上。
言語理解則靠致遠老師的“語境分析法”突圍。
把片段閱讀分為“主旨類”“細節類”“排序類”,針對不同題型提煉破題點。例如主旨題緊盯“因此”“然而”等關聯詞,排序題先確定首尾句再抓指代詞。
數量關系部分,我受益老師的“數字特性法”。通過分析數字的奇偶性、質合性、尾數特征等,快速排除錯誤選項,再結合方程法或代入法驗證,大大提高了解題速度和準確率。遇到涉及年齡、路程、工程等經典題型時,能迅速鎖定解題思路,不再盲目嘗試。
判斷推理中,我掌握了追風老師的“圖形推理規律”和“邏輯推理公式”。圖形推理通過識別圖形間的相似變換、位置關系、元素數量等規律,快速鎖定答案。邏輯推理則依據公式化思維,如翻譯推理中的“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讓復雜的邏輯關系變得清晰明了。
通過系統地學習和實踐這些核心解題技巧,我在后續的模擬考試中成績穩步提升,最終成功突圍行測,取得了滿意的成績。
出考場那天,陽光正好。
我突然領悟到,143分的成績背后,蘊含了破解難題的巧妙思維、對抗懶惰的堅定毅力,更體現了將方法論轉化為習慣的智慧。
國考備考,一旦你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用不懈的努力培養希望,成功上岸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那些布滿批注的講義、反復練習的真題卷、以及因熬夜而紅腫的雙眼,最終將匯聚成高分的階梯。
半月談公考《國考60天上岸計劃》課程,真心推薦給大家。
2026國考60天上岸計劃
【全勤打卡,全額返現】
公考生都在用的備考神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