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在美國NGAD發展停滯的情況下,中國大方展示了自己正在試飛的兩款六代機,宣告新時代來臨。特朗普上任后,積極解決被中國戰斗機領先的問題,而截止到目前為止,特朗普已經三次將雙方差距拉得更遠。
3月21日,特朗普宣布由波音贏得最后勝利,負責生產第六代F-47時,質疑的聲音不絕于耳。因為波音在過去的數十年里,沒有完整研發過任何一款戰斗機,經驗異常匱乏。相比之下,洛克希德馬丁先后完成了F-22A和F-35的量產,技術積累之深厚,堪稱全球獨一份。后來有傳言說,是特朗普認為洛克希德馬丁的設計花費太高,而波音連夜設計了低成本方案,正好迎合了特朗普控制預算的胃口,這才拿下訂單。而選擇波音F-47,就意味著美國要面對體型偏小、研發時間漫長的問題。
4月4日,商務部宣布對釤、釓等7種稀土制品進行出口管制,作為反制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增加關稅的一部分。盡管現在還看不到這種管制的效果,但從2023年中國對鎵、鍺等稀土制品管制后,美國在2024年沒有一艘驅逐艦下水、F-35交付數量也隨之銳減的情況來看,美國整個軍工體系,都將面對稀土全面短缺的難題,六代機自然也不例外。
4月10日,在特朗普增加對華50%關稅后,商務部反制增加的84%關稅正式生效,外界一致認為,這幾年在中國市場份額一再縮減的波音,將會面臨進入中國以來,最艱難的局勢——畢竟波音已經用七年時間來證明,規避關稅對它來說基本是不可能的。而美國飛機制造業,之所以能在整個工業衰退的背景下,還保持不錯的發展勢頭,波音民用業務的造血功能至關重要。一旦波音敗退中國市場,業務全線萎縮,根本不可能為研發F-47,提供足夠新技術和人力資源。
平時說關稅戰是兩敗俱傷,屬于很模糊的描述。現在將目光聚焦到美國六代機F-47身上,就能清晰發現美國為此付出的高昂代價。一葉知秋,可見商務部之前出臺的反制措施,確實都落在美國關鍵部位,不愧是經過七年充分鍛煉后的精準出手。當然,國內在這七年中本身進步幅度就很大,所以現在才能有這么多底牌,輕松應對125%的關稅。
軍事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手段,但想解決問題必須要有強悍的軍事力量支撐。早年美國F-22A首飛,而國產最先進的殲-10也和其相差一代時,國內就不可避免地在其他領域,為這種巨大差距付出了代價。所以才有后面殲-20拼命追趕,并恰好趕上美國洋洋得意,肆意消耗優勢,最終追平差距,甚至現在反過來領先的故事。如今特朗普面對中國的六代機優勢,依然以成本為重,還在關稅大戰中屢屢拖波音后腿,恐怕再過幾年,美國就得體驗對手六代機獨占鰲頭的感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