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推動人居環境提質升級,既留住街巷肌理的溫度,又注入現代生活品質。
廣州北站東側老舊小區成片連片微改造項目(啟動區、二期-1)位于廣州市花都區舊城核心區、中旅免稅綜合體項目南側,改造面積約9.5公頃,涉及3個社區、29個老舊小區,惠及居民1216戶約4256人,經過一年半的改造歷程,廣州北站東側老舊小區成片連片微改造項目(啟動區、二期-1)街區環境品質得到全面提升。
由于老舊小區供水管道及設施普遍出現銹蝕、破損等問題,導致居民用水困難。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加裝了兩處二次增壓水泵房,將協助解決周邊2000多戶居民用水難題,讓他們順暢喝上“放心水”“優質水”。不僅供水設施升級,電、燃氣、消防設施也得到有效改善。
“我們遷改增容2處變壓器,解決改造范圍內企業、商戶電力需求;實現燃氣主管網全覆蓋,解決‘瓶改管’燃氣入戶難題;維護消防管網,完善室內外消防設施52處,防患于未‘燃’,讓居民生活更便利。”花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硬件升級,無障礙設施的短板也跟上。小區內,29個老舊小區共52棟居民樓,實現走道扶手適老化改造全覆蓋;公共空間中,增加適老化口袋公園4處,增設人行道約1480平方米,完善無障礙坡道85處、盲道約2570米,增加無障礙衛生間4處,增加無障礙電梯23臺,增設無障礙停車位11個,人居環境不斷完善。
停車難題得到有效緩解。花都引入社會資本,結合街巷道路空間增設臨停泊位,利用地上地下空間建設車場(庫),增建6個停車樓,新增車位725泊、街巷臨停643泊,讓居民愛車幸福到“位”。
新華市場新增了直梯、手扶電梯、無障礙電梯,成為老年人、殘疾人友好農貿市場;區殘聯門前的口袋公園多了體育娛樂設施,方便市民健身;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增加了公共空間口袋公園,種植芳香療愈植物,添加無障礙坡道、扶手、休閑座椅、照明等適老化設計;區委老干局旁,新建 同心圓共享公園(頤康公園),滿足周邊“一老一小”商販群體、居民群眾等日常休閑康樂需求。
走在這里,不僅僅能看到新的變化,也能感到“舊”魅力。水磨石、紅磚、花格窗等各種具有花都年代特征的建筑材料和構件,被融入建筑本體改造。
商業大道16號有了漂亮的灰塑“外衣”,西市一街和二街的新中式牌坊山墻和片區沿街陽臺遮陽板上裝上了嶺南窗花,傳承老新華歷史記憶。在紅磚坊,保留了古樸風韻的城市記憶,采用空斗墻技術砌筑,傳承了民間傳統的建筑工藝,讓建筑成為場地與居民心中回憶的“交織點”。
來源:花都區住房城鄉建設局
編輯:黃柱
復核:龔耀東 吳敏娜
校對:賈愚 彭天陽
審核:鄧必彥
內容推薦
“花都發布視頻號”內容推薦
“花都兩會”系列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