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網絡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請知悉。
芬愛兩國150億隧道困局,5年前為何拒絕“中國方案”?如今后悔都來不及!
芬蘭灣海底隧道項目,是連接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與愛沙尼亞首都塔林之間的跨海鐵路隧道,根據設計為雙軌鐵路通道,全長約103公里,其中50-70公里位于海底,深度可達200米。
該項目計劃將兩地的通勤時間從2小時縮短至20分鐘,預計每年可承載2300萬人次,并新增2.6萬個工作崗位。
還有望推動芬蘭和愛沙尼亞的GDP分別增長26億歐元和6億歐元。因此早在2016年兩國就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并在2019年獲得中國點石基金承諾提供150億歐元融資。
可是面對中企中標,“基建狂魔”即將大展拳腳時,兩國政府卻突然翻臉。并導致項目還未啟動就直接爛尾,并且停滯至今。
而這主要還是美國地緣政治博弈所帶來的影響,2019年美國通過“國家安全”和“債務陷阱”等論調施壓芬蘭與愛沙尼亞,迫使兩國放棄與中國合作。
愛沙尼亞當時作為北約成員國,更配合美國排斥華為5G技術,并且進一步以此為模板干預隧道項目。歐盟委員會也對中國投資提出質疑,暗示其可能擴大“地緣政治影響力”。而且
愛沙尼亞長期持反俄、反華立場,在俄烏沖突爆發后則更強化了其對中國的排斥。其本國部分政客甚至以“價值觀不兼容”為由,認為中國技術標準與歐洲存在差異,還聲稱隧道可能威脅國家安全。
特別是隨著俄烏沖突的進一步發展,原本相對中立的芬蘭也在加入北約后調整外交策略,同時部分政客為迎合西方陣營,將中俄捆綁為“共同威脅”,實際上是毫無道理的。
盡管中國擁有港珠澳大橋和深江鐵路海底隧道等經驗,但愛沙尼亞政府卻無腦質疑中國在超長海底隧道領域的技術成熟度。甚至西方自帶攪局技能的環保組織也出來聲稱施工會破壞波羅的海生態。
既然如此那么這條隧道要么就不建,要么就另找他人合作就好了。但是芬蘭和愛沙尼亞發現,在項目停滯期間,其他歐洲企業難以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解決方案。英國、法國等技術強國報價高昂,而兩國自身財政無法支撐150億歐元預算。
更令兩國無奈的是,原本可作為關鍵抓手提振就業和經濟的隧道項目,不僅因為停滯導致兩國錯失了大量就業機會和GDP增長潛力,還因此導致成本從150億歐元飆升至200億歐元以上,進一步加劇了資金缺口。
歐盟雖然曾承諾通過區域發展基金支持該項目,但實際資金到位率極低。而歐洲的私營資本更是對高風險、高成本的超長隧道缺乏興趣,導致項目陷入“無錢可建”的困境。
事實上中國不僅擁有復雜地質條件下200米深海隧道的建設經驗和領先全球的高鐵技術。而且中國基建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和規模化生產控制成本,報價僅為歐洲企業的60%-70%。
中方同時還能夠通過融資支持,使項目沒有資金問題需要擔憂。
因而芬蘭新總統斯圖布上臺后似乎認清了這一點,不斷釋放緩和信號以期望和中國重啟隧道項目的合作。但愛沙尼亞目前依然堅持對華強硬立場,成為項目推進的最大政治障礙。
同時中方在該項目上也要更加仔細掂量,目前隧道兩端涉及的國家已經都是北約成員國。中方則需要權衡中俄戰略伙伴關系,以避免卷入雙方的對抗。若兩國無法提供可信的政治保障,合作可能性極低。
看了芬蘭灣海底隧道項目,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說的?歡迎留言討論!
讀者朋友,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參考資料: 中國經營報,中國中鐵擬為芬蘭建造海底隧道項目 融資超千億元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9275666103600629&wfr=spider&for=pc
新浪財經,波羅的海隧道因中資被叫停?美媒拿“一帶一路”說事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9-08-15/doc-ihytcitm9274003.shtm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