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發哥說新股
來源:格隆匯IPO研究院
近期,全球股市巨震,而中藥行業以其內循環的屬性,在本輪沖擊中受到的負面影響較小。
與此同時,一家中藥飲片公司正在沖擊港股IPO。
格隆匯新股獲悉,4月3日,四川新荷花中藥飲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荷花”)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由廣發證券(香港)、農銀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
在這之前,新荷花已經多次向資本市場發起過沖擊。
2011年3月,新荷花向深交所創業板提交了上市申請,不過考慮到諸多因素(包括當時的業務及營運狀況),公司于2012年8月自愿撤回首次A股上市申請。
時隔7年多之后,2020年1月新荷花再次向創業板提交上市申請,但是考慮到當時的市場條件,2021年4月又一次撤回。
2023年10月,新荷花向證監會四川監管局啟動輔導備案,擬申請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但是考慮到未來的業務戰略定位等,2024年4月,公司自愿終止輔導備案并決定尋求股份在聯交所上市。
那么,新荷花的經營情況如何?中藥飲片行業前景如何?接下來,讓我們透過招股書來一探究竟。
01
四川大學校友創業,專注于中藥飲片領域
新荷花成立于2001年12月,總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今年62歲的江云是公司的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董事,目前他通過直接及間接持股的方式合計控制47.1%的投票權,是公司的控股股東。
江云擁有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理學碩士學位,他在醫藥和中醫領域擁有近四十年的經驗,曾在國嘉投資、成都國嘉制藥有限公司、成都國嘉聯合制藥有限公司任職,還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公司中嘉國際(股份代號:BFK)擔任過執行董事。
自成立以來,新荷花的業務重心就主要放在中藥飲片上,按2023年中藥飲片產品收入計算,新荷花在中國排名第2位。
來源:招股書
新荷花的許多產品為道地藥材,道地藥材是指產在特定地域、具有較高知名度的中藥材,與其他地區所產同種中藥材相比,道地藥材質量和療效更好。最負盛名的道地藥材產區包括四川省、浙江省、廣東省,以及中國西部地區等。
采購端,新荷花向中國多家第三方供應商采購生產所需的中藥原材料,目前已有400多名中藥原材料供應商。
公司的收入來自于銷售超過770個品類和4900種規格的飲片產品。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報告期),普通飲片的收入占比分別為85.2%、83.2%、86.2%,主要包括川貝母、麥冬、炒酸棗仁、當歸和黃連;毒性飲片的收入占比分別為14.8%、16.8%、13.8%,主要包括法半夏和姜半夏。
分產品來看,公司前五大產品分別為川貝母、麥冬、法半夏、炒酸棗仁及姜半夏,報告期內這幾項產品的合計銷售額分別約占相應年度總收入的32.7%、31.3%及26.5%。
自2022年至2023年,隨著公司擴大業務網絡及深化與主要客戶的業務關系,這些主要產品的銷量有所增加。自2023年至2024年,川貝母、法半夏及姜半夏的銷量保持相對穩定,而麥冬等其他產品以及新品類的銷量有所增長,推動了整體收入提升。產品的平均售價大致隨原材料成本的變動而產生波動。
按產品類型劃分的收入明細,來源:招股書
02
毛利率逐年下降,面臨集采的風險
受上述產品銷售的拉動,新荷花的收入有所增長。
報告期內,新荷花的收入分別為7.8億元、11.46億元及12.49億元,年內利潤分別為7739.5萬元、1.04億元及8911.2萬元。
關鍵財務數據,來源:招股書
同期,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為21.1%、18.5%及17.1%,呈下降趨勢。
主要原因在于不同銷售渠道占比有所變化,即向醫療貿易公司的銷售占比有所增加;而由于市場競爭,這類客戶的利潤率通常較低。此外,毛利率也會受到幾個主要品種原材料成本的影響。
新荷花的銷售渠道包括醫院、貿易公司、診所及藥店等,目前正在拓展零售市場。
從各個渠道貢獻的收入占比來看,醫院及醫療機構、醫療貿易公司較為重要。2024年,醫院及醫療機構的收入占比為37%;貿易公司的銷售占比由2022年的32.5%提升至2024年的35.5%,這也是公司毛利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此外,2024年藥店和制藥公司兩個渠道的占比分別為16.9%、10.6%。
按客戶類型劃分的收入明細,來源:招股書
值得注意的是,新荷花的業務可能會受到中藥聯盟采購計劃的影響。
原因在于,公司的客戶主要是政府部門控制的醫院及其他醫療機構;根據中藥聯盟采購計劃,公立醫院通過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平臺采購所需的中藥飲片。
2023年5月,山東、山西等15個省級政府結成省際聯盟,開始帶量采購符合國家藥品標準的中藥飲片21個品種。
2024年,中藥飲片的帶量采購計劃已擴大至45種及中國所有省份,將來可能會有更多的省份加入省際聯盟集采。
在未來的集采當中,如果新荷花的產品未能中標,則銷售量、收入及市場份額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此外,即使中標,也可能出現大幅降價或招標文件中的預計采購量與實際采購量不符的情況。
各報告期末,公司的貿易應收款項分別為4.07億元、5.08億元、5.66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2.18%、44.33%、45.32%。
現金流量方面,報告期內新荷花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0.28億元、0.75億元和-46.7萬元,2024年凈額轉負。
值得注意的是,在經營性現金流呈現波動的情況下,新荷花曾在2022年5月宣派股息1450萬元。
03
行業高度分散,2023年新荷花的市場份額僅0.4%
中醫藥是植根于中國文化的獨特健康資源和經濟力量,在滿足全球新興經濟體對健康的需求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根據相關資料,僅在中國,在健康和保健意識以及數字化和人工智能應用不斷增加的推動下,2023年,中藥市場規模達到人民幣4516億元,中藥市場占中國醫療市場總額的27.9%。預計于2030年將達到人民幣5993億元。
在中國公立醫院的平均醫藥收入中,中藥的收入比例從2019年的17.9%穩步上升至2022年的20.5%,反映了公眾對中藥的日益接受和機構對中藥的投入。
2020年至2030年(估計)中國中藥產品市場規模,來源:招股書
中藥產品包括幾大產品類別,包括中成藥、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中藥注射劑和中藥保健品。
其中,中藥飲片是中藥材的標準化預加工產品,在臨床實踐中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可直接用于調劑或制劑。
中藥飲片有三種主要的分類方法。根據毒性,可分為毒性飲片和普通飲片;根據原材料來源,可分為植物類、動物類和礦物類飲片;根據使用方式,亦可以分為配方和成分飲片。
作為最廣泛使用的中藥形式,中國中藥飲片市場迅速增長:從2020年的2007億元增至2023年的人民幣2788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1.6%,預計2023年至2030年將繼續以5.7%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30年將達到人民幣4097億元。
2020年至2030年(估計)中國中藥飲片市場,來源;招股書
目前,中藥飲片市場相對分散,大多數市場參與者的經營規模相對較小,產能有限。
2023年,中國擁有生產許可證的中藥飲片公司總數已達2334家,但其中規模較大者很少,年產值超過人民幣10億元的企業更是鳳毛麟角。
其中一項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來源及地方市場偏好存在地區差異。此外,部分中藥飲片需要在原產地新鮮加工,以保持其獨特的療效和質量。
中藥飲片的道地性導致企業受到區域限制,小型企業通常只能覆蓋區域市場。分散的市場表明,在資本投資和技術進步的支持下,大型企業通過行業整合或有機增長崛起的潛力巨大。
2023年前五大中藥飲片市場參與者的市場份額合計僅為2.7%,其中,新荷花為第二大中藥飲片生產商,市場份額為0.4%。
目前已上市的含中藥飲片業務的公司主要包括同仁堂、華潤三九、云南白藥等。
2023年按銷售收入計中國中藥飲片市場份額,來源:招股書
總體而言,新荷花所在的中藥飲片賽道屬于內需市場,當前環境下外部風險不大,但是未來可能會面臨集采的挑戰;公司能否持續拓展渠道,并且在采購端做好質量與成本控制,實現業績的穩步增長,格隆匯將保持關注。
聲明:文中觀點均來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匯觀點及立場。特別提醒,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實際操作建議,交易風險自擔。如需轉載,請在后臺回復“轉載”二字,獲取轉載格式要求。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