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智能家居“出格”事件頻發,令人驚恐不已。
此前,亞馬遜Echo智能音箱被爆曾半夜發出詭異笑聲,發布該帖的網友表示這就像是離他們很近的地方有一位真人在笑一樣,若獨自在家會非常嚇人。
同樣的還有智能音箱偷拍多名房客的事件發生。
曾有報道,一女士在入住民宿時,使用了該酒店的智能音箱,卻未曾想上方的攝像頭拍到了住客的很多隱私視頻。其表示,這個智能音箱有看護模式,捕捉到了六七段自己和朋友在房間內走動的視頻,下面還有很多陌生人的隱私視頻。考慮到看護模式可能是人為開啟的,便感到十分后怕。
像這類“靈異”事件我們經常能看見,大眾對此也開始逐漸關注起來。畢竟,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生活已逐步智能化,而這些潛藏的危險也讓人們對個人的隱私安全感到擔憂。近日,國安機關更是發出提醒:“智能家居暗藏泄密風險,你的音箱可能正在被監聽”。
智能音箱上演的“竊聽風云”有多恐怖?就拿一網友分享的貼子表示,該網友在與家人談論做什么菜時,某品牌智能音箱立馬進行接話,這種看似平平無奇的事情卻讓該網友感到細思極恐。網友表示,還好沒有聊其他更私密性的話題。
據報道,智能音箱一旦被不懷好意的人員或組織植入木馬程序,可能會繞開使用授權和監管要求,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無聲”地監聽用戶聲音,并會將其數據記錄備份上傳至云端儲存。若不法分子利用遠程操控,便能持續地記錄用戶的日常對話,對他人隱私造成侵犯;而一旦這種潛伏式的“竊聽器”被安置在國家機密場所,那將會竊取重大的國家機密,后果將不堪設想。
除了暗藏的竊聽危機以外,部分智能家居含有的智能攝像頭一旦在云端視頻加密、用戶身份驗證、密碼設置等技術防范不到位,就容易導致用戶個人信息在無聲無息中被竊取。
某論壇上曾出現過一女子在家中馬桶上如廁的照片等系列家庭生活場景的照片,經調查發現,拍攝者竟是家中的掃地機器人。若安置在敏感場所的智能設備具有這樣的安全漏洞,將會造成嚴重的失泄密風險。
除了智能音箱,智能門鎖已成為“潛入者”,隱形在人們身邊,引起較大的安全風險。這是由于部分劣質品牌存在設計缺陷,從而為一些不法分子帶來了可乘之機,他們只需要簡單的工具便能在幾秒內打開門鎖。
有網友發帖稱遇到過智能鎖反常震動后,里外同時開門。該網友表示,當人靠近時,智能鎖能自動發出語音播報,提醒正視攝像頭;當有人觸碰智能鎖按鍵時,鎖會發出聲音讓屋內的人注意,而那天一名自稱中介的男子在觸動他家門鎖時卻并未發聲,被發現后慌忙而跑,并且網友表示自己并未聯系中介,若是該男子打開了該門鎖,后果將不堪設想。
可想而知,若這樣的設備被安置在涉密場所,一旦被不法分子用相關道具破解,那便能在敏感區域“暢通無阻”,造成重大損失。
隨著科技發展,智能家居與我們的生活聯系愈發緊密,因此,我們在使用智能家居前可以提前做好以下安全防范措施:一是挑選合規的設備。購買正規品牌,通過正規渠道,優先選用國家安全認證(如CCC標志)或符合國際安全標準的產品。二是合理設置隱私權限。可設置稍微復雜的高保密性的智能家居設備密碼,關閉非必要的收集和共享個人信息權限以及遠程功能,及時安裝官方修復漏洞的功能。三是加強安防知識學習。要提高個人隱私安全防范意識,不斷學習避免數據泄露、惡意釣魚攻擊等安全知識,與家庭人員共同普及智能家居使用說明的知識。
家居智能化是社會發展的一個趨勢,我們既不能完全規避它,也不能一味地任其“拿捏”,在享受智能家居帶來便利的同時,學會保護好自己的個人隱私,讓其更好地為我們所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