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體重管理年”部署,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七院”)于4月10日發布中西醫結合減重新突破。中山七院中醫科學科帶頭人秦鑒教授首創“膏脂歸化學說”,并發布全國首部《中醫禁食療法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推動傳統辟谷與中醫中藥結合,實現中醫禁食療法的科學化、標準化發展。
目前,中山七院已累計收治中醫禁食療法住院患者超5000例、門診患者近2萬人次,為肥胖及代謝性疾病防控提供“中國方案”。中山七院黨委書記陳起坤表示,這是落實國家政策的前瞻性的積極探索和實踐,亦是中山七院在中醫體重管理領域的重要里程碑。
首創學說
為中醫禁食療法提供科學理論依據
陳起坤提到,秦鑒教授帶領的中醫科團隊將“傳統辟谷-中醫中藥-現代醫學”深度融合,建立了標準化“中醫減重門診”,牽頭制定了全國首個《中醫禁食療法專家共識》,并首創“膏脂歸化學說”,為肥胖及代謝性疾病的治療提供了全新理論依據。“通過中西醫結合手段,不僅克服了傳統辟谷療法的副作用,還實現了禁食療法的科學化、標準化與可推廣化,取得了顯著的臨床療效。這些成就,既是中山七院醫教研協同發展的縮影,也是公立醫院在‘健康中國’戰略中主動擔當的體現。”
秦鑒教授詳細介紹了“膏脂歸化學說”的理論創新。該學說基于《黃帝內經》的膏脂消長理論和傳統辟谷養生文化,結合現代醫學自噬學說,提出“水谷精微化生膏脂—陽化氣消解脂濁”的動態平衡機制。秦鑒教授解釋:“膏脂是人體儲能物質,但過量堆積會形成阻滯血脈的‘脂濁’。通過禁食激活機體陽氣,可促進脂濁逆轉為膏脂,并進一步轉化為氣血,重建陰陽平衡。”這一創新學說不僅為中醫禁食療法提供了理論和科學依據,更被國際權威期刊收錄,獲學界認可。
破解傳統辟谷痛點
技術迭代突破療效顯著
秦鑒教授介紹,傳統辟谷療法長期面臨饑餓、乏力等副作用難題。秦鑒團隊通過中西醫結合手段,歷經17年迭代研發,形成三代中醫禁食療法。
第一代:引入歐洲禁食方案,驗證人體耐受性;
第二代:加入“加味苓桂術甘湯”,緩解饑餓、疲倦等陽氣不足癥狀;
第三代:聯合左旋肉堿注射,促進脂肪高效燃燒,基本消除饑餓感,被牛津大學學者譽為“Hunger-free Fasting(無饑餓禁食療法)”。
秦鑒教授指出:“我們建立了‘四階九步’風險評估體系,涵蓋心肺功能、電解質平衡等32項指標,確保治療全程可控。”
中山大學中醫科劉桃麗副主任醫師介紹,截至2025年4月,該院中醫禁食療法住院患者突破5000例,門診患者近20000人次,肥胖、脂肪肝等代謝性疾病明顯改善,平均體重下降約4公斤/療程(7天一療程),且無一例嚴重不良反應。
53歲的王女士(化名)經7天住院辟谷,其體重從62公斤降至58.1公斤,空腹血糖值從5.3mmo/L降至4.2mmo/L,整個過程無明顯不適。“醫護人員每晚組織健康宣教,還讓我學會了科學管理飲食。”
中山七院展示的AI大數據平臺顯示,83%的患者在療程結束后6個月內未出現反彈。
首部《共識》發布
推動中醫禁食療法科學化規范化
作為發布會另一焦點,《中醫禁食療法專家共識》的發布引發業界高度關注。這份由中山七院牽頭、全國23家三甲醫院參與制定的文件,首次明確中醫禁食療法的適應癥、禁忌癥及操作規范。
《共識》將適應癥細化為肥胖、2型糖尿病等6大類12種疾病,規定治療前必須進行肝腎功能、生化指標等現代醫學評估。根據共識,住院實施的中醫禁食療法分為緩沖期、禁食期、恢復期三個階段,須在專業監護下進行。住院患者禁食期間每日攝入3-5升水,配合中藥和適量運動;非住院患者可選擇“門診模式”,靈活適配現代生活節奏。
《共識》的出臺填補了國內空白,為醫療機構實施中醫禁食療法、保證愛好者自我進行辟谷提供了安全、科學指南。“過去各地禁食療法差異大,存在安全隱患。這份《共識》讓‘何時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有了科學答案。”秦鑒教授強調,《共識》特別要求醫療機構必須具備實時心電監護和緊急干預能力,完全辟谷治療時長一般不得超過一周,且需監測生命體征。
目前該《共識》已公開發表,并擬推動成為更權威的指南和行業標準,杜絕不規范禁食和辟谷導致惡性事件的發生。
為提升公眾參與度,發布會現場推出“AI智能減重微信群”。患者掃碼入群后,可通過拍照識別食物熱量,并由云端機器人提供個性化建議。現場演示環節中,AI系統精準計算出常見餐食的熱量值,為患者減重提供助力。
采寫:南都記者謝萌 通訊員劉桃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