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上海寫字樓租金表現。 李貝貝/攝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李貝貝 上海報道
仲量聯行日前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上海投資市場上共進行了24宗大宗交易,成交活躍度明顯回升。其中,長租公寓項目熱度大漲,成交總額接近40億元,首次超過辦公類資產。
“保險機構對于穩定回報型的資產一直非常偏愛。”4月9日,仲量聯行華東區投資及資本市場部資深董事陳晨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今年險資也將加大對長租公寓的投資力度。
除長租公寓項目外,辦公類資產在投資市場上仍占據重要位置,一季度成交占比為29%。盡管如此,由于新項目入市,上海甲級辦公樓市場空置率還在進一步提升,租金仍處下行通道,不過下降幅度已經收窄。
“市場存在周期性,需求和供應的變化都有一定的節奏和規律。”針對上海的辦公樓市場正面臨供應量過高、需求不足的問題,吉寶城市發展部(中國)執行副總裁資產管理負責人黃辰雄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要“打造符合國際標準且具有特色的高品質項目。如吉寶在旗下PAC項目引入先進的綠色節能技術和智能化管理系統,提升項目的附加值,提供靈活租賃方案,如短期租賃、靈活辦公空間等,以滿足不同企業的需求。”
一季度大宗交易金額長租公寓占比34%
來自仲量聯行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長租公寓在上海投資市場中成交金額占比為14%,成交宗數占比為17%,成為上海投資市場的主流資產類別之一。時間線拉長,2022年至2024年,上海連續三年創造交易活躍度新高,共計成交了46單長租公寓項目,投資交易額累計近220億元人民幣,實現了17.3%的復合增長率。
今年以來,隨著多個大型社區型長租公寓項目相繼入市,保險機構對這類資產的投資熱情持續升溫,進一步帶動了長租公寓交易市場的活躍。
根據仲量聯行的統計,2025年第一季度,上海投資市場記錄到24宗資產交易,累計成交金額達114.6億元人民幣,成交金額較上季度環比增長20%,市場呈現出回暖態勢,其中長租公寓資產以34%的顯著占比。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大家保險、陽光保險等機構通過股權基金形式加碼購物中心、長租公寓等項目。例如,萬科與新華人壽、大家人壽合作設立的16億元住房租賃基金,專項收購廈門泊寓長租公寓資產等。同時,據戴德梁行監測,最近匯添富上海地產租賃REIT網上網下認購倍數超歷史REIT認購記錄,也是長租公寓火爆的體現之一。
現金流穩定、抗通脹屬性強,符合險資長期配置需求,是長租公寓資產備受青睞的主要因素。該行分析指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人口流動性的提升,租賃需求呈現出持續增長的態勢。同時,長租公寓作為一種高品質的租賃產品,憑借其穩定的收益和較低的風險,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進入市場。
第三方機構調查數據顯示,我國住房租賃市場持續穩定,并于2022年起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和持續向好預期。按照年復合增長率9.3%計算,預計到2027年住房租賃市場規模將超2.8萬億元。記者注意到,從房企最新發布的年報來看,長租公寓的運營對業績的貢獻占比也在逐漸提升。例如,龍湖的長租公寓品牌冠寓去年累計已開業12.4萬間房源,整體出租率保持在95.3%的高位區間,租金收入26.5億元,同比增長4%。
“我們預計今年長租公寓資產還會有更多、更大的成交。”仲量聯行華東區投資及資本市場部資深董事陳晨表示。
辦公樓市場成本驅動型需求占主導
除長租公寓項目外,在大宗交易市場,辦公類資產仍占據重要位置,以29%的成交金額占比位居第二。值得一提的是,戴德梁行方面透露,辦公及研發辦錄得11億成交,其中不乏宗教機構等非機構買家的身影。
整體來看,因多個項目入市,一季度上海寫字樓市場空置率有所提升,租金也仍處下跌通道,但降幅正進一步收窄。
據仲量聯行數據,2025年一季度,租金下降以及業主方提供的更多優惠政策繼續帶動搬遷和升級需求,全市凈吸納量錄得91,200平米。中央商務區凈吸納量錄得約46,200平米。據了解,非中央商務區凈吸納量約為45,000平米,租金下行吸引不同行業的租戶調整優化其租賃策略,甲乙級項目之間的租金價差逐漸縮小,更多的乙級辦公樓和郊區的租戶考慮搬遷升級至甲級辦公樓。
一季度,上海共計三個甲級辦公樓項目竣工交付,總建筑面積錄得180,000平米,這也帶來了空置率的進一步提升。
其中,在中央商務區內有兩個新項目入市,總建筑面積為86,000平米,導致整體空置率上升至16.7%,環比上升0.3個百分點;非中央商務區中,四川北路板塊錄得一個新項目交付,總建筑面積為94,000平米,大體量項目竣工加劇供應壓力,使非中央商務區空置率同比上漲0.2個百分點,達到29.2%。
同期,上海甲級寫字樓的租金仍處下跌通道,整體市場持續利好租戶方。其中,中央商務區租金環比下降2.2%,業主方為保持現有出租率并持續吸引新租戶,在續租及新租條件上保持議價空間;非中央商務區租金環比下降2.6%,業主繼續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價格及激勵政策,尤其是空置率較高的板塊及項目。
“市場存在周期性,需求和供應的變化都是有一定的節奏和規律。”針對上海的辦公樓市場正面臨供應量過高、需求不足的問題,吉寶城市發展部(中國)執行副總裁資產管理負責人黃辰雄認為,要“打造符合國際標準且具有特色的高品質項目”。
以公司旗下吉寶靜安中心(PAC)為例,該項目引入先進的綠色節能技術和智能化管理系統,提升項目的附加值。據悉,PAC擁有多達18項可持續智慧建筑解決方案,能實現低碳節能與高效運營的融合。如高效制冷機房、空氣凈化系統、高效EC風機、通風幕墻、空調及新風智慧控制系統等實現了低碳辦公與智慧樓宇的有機結合。這些技術不僅提升了辦公環境的舒適度,還顯著降低了能耗。同時,該項目還提供靈活租賃方案,如短期租賃、靈活辦公空間等,以滿足不同企業的需求。
這家來自新加坡的房企,對于中國市場仍充滿信心。吉寶城市發展部(中國)執行副總裁彭志堅向《華夏時報》記者強調,“十五五”期間,中國將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目前公司已經從傳統房地產開發轉向資產管理與運營,“十五五”期間公司將重點關注和投資布局既順應國家政策導向、又具有增長潛力和社會需求的領域,與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相向而行,其業務包括大規模片區的頂層規劃、基礎設施、可持續城市更新、養老、數據中心等。
責任編輯:張蓓 主編:張豫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