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貼著地價銷售的新盤,大家可能會想到增城的新塘、朱村,又或是南沙的橫瀝等區域。
畢竟前幾年這些片區熱度高,供應量又大,相互踐踏之下,難免出悲劇。
但誰能料到,在頗具發展前景的白云設計之都,明明新盤競爭也不激烈,竟也有新盤也快貼著地價賣,那便是中海麓府。
近日小前線偶然刷到項目的廣告,海報顯示,項目的建面約126㎡戶型總價約600萬起,折合單價不到4.8萬元/㎡。
而項目前身的空港大道地塊,在2022年第一批集中土拍中被12家房企爭搶至封頂價,最終由中海以27億元+9%自持比例面積拿下,折合樓面價約4.15萬元/㎡。
換句話說,如今項目售價也是接近成本線,實在是讓人唏噓!
PART.01
從區位和產品來看,中海麓府本應是“王者開局”。
項目地處廣州設計之都,屬于白云新城北拓展區,這里已集聚超百家設計企業,年產值近3000億,被稱為“灣區設計引擎”。
步行500米可達地鐵2號線黃邊站,1站到嘉禾望崗換乘3號線直達天河;
同時,項目周邊還有凱德廣場、萬達廣場等商業體,生活便利性很高。
再加上,這也是中海繼云麓公館項目以后,闊別十年重回白云,因此,項目初始的調性便起得很高。
△中海麓府效果圖
光是外立面就看得出“豪宅”氣息,以灰色和玫瑰金鋁板打造,45°斜切金屬飾線設計,形似“油畫框”,幾何美學感十足。
園林則借鑒安縵酒店理念,打造120米景觀主軸,融合自然與藝術,營造靜謐度假感。
項目產品清一色大戶型,主推126-170㎡三至四房,也保障了社區圈層的高端和純粹。
然而,看似完美的配置,卻未能打動市場。
PART.02
在正式入市之前,項目的吹風價高達8萬元/㎡。
到2023年年初正式入市,項目降低了身段,開價6.8-7.8萬元/㎡。
但即便如此,項目在市場上也是表現平平,又疊加市場整體下行的因素,項目也難以避免的走上降價的路。
一開始還只是略降至6.5萬元/㎡,此后逐漸出現“5”字頭,尤其到今年更是“跳水”明顯——
一個月前還看到項目喊出126㎡戶型總價66X萬元起,如今已經變成600萬元,相當于直接打了個9折。
更“可怕”的是,即便如此降價,項目去化依然艱難,住建局數據顯示,項目網簽入市兩年,去化率依然未過半。
如此看來,項目的降價似乎還沒到底。
PART.03
到這里,相信很多讀者都已經看出中海麓府賣不動的原因所在,一個字概括:貴。
在白云設計之都打造純改善產品其實并沒錯,但高達7萬元/㎡的價格,購房者為何不選擇白云新城乃至回到天河、海珠等中心城區呢?
另一方面,片區內即將迎來另一個重量級的改善項目中建白云之星,配套更齊全,學鐵商都有,還有公園為鄰;
而且產品設計更前沿,全國首個法國HQE認證住宅,新規戶型、華為全屋智能系統等,無一不是對中海麓府的“降維打擊”。
在這樣的對比下,即便兩者價格持平甚至是中建之星略貴一些,恐怕購房者依然會更傾向于中建之星。
最后只能說,開發商拿地,和購房者買房其實并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最重要的還是理性評估價值與需求,切忌“上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