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2022年秋,一只名為“安巴”的俄羅斯母虎悄然踏過了中俄邊境線。衛星追蹤數據顯示,它在中國大興安嶺停下了腳步,停留了大約10天后又返回了俄羅斯境內。這已是它第二次 “偷渡”了。
東北虎,又叫“西伯利亞虎”,主要棲息地是中俄邊境,但在邊境線兩側,東北虎的數量卻有著斷崖式的差距:俄羅斯的東北虎數量高達700余只,我國境內的野生東北虎卻僅剩70只左右。為何僅一線之隔,老虎的數量差距如此之大?
虎口懸殊錄
目前,世界上有三大野生東北虎獨立棲息區域,俄羅斯境內就有兩個,一個位于錫霍特-阿林地區,這里的東北虎數量占到了世界的90%,另一個在阿穆爾州和猶太自治州境內,這里的東北虎數量相對較少,大約有十幾只。
2024年統計顯示,俄羅斯通過持續40年的保護,已將這一標志性物種從瀕危邊緣拉回。俄羅斯通過設立大型保護區,嚴懲盜獵的鐵腕政策,讓東北虎的數量穩定在了700只左右。
在距海參崴約60公里的一處村莊里,世界自然基金會在這里設立了救助中心,專門用于為交通事故,或者同類相殘而受傷的東北虎提供救治。過去十年間,該中心已成功救治并放歸20余只東北虎。
基金會的俄羅斯分會會長德米特里?戈爾什科夫表示,目前,雖然東北虎保護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火災,非法砍伐和盜獵,仍然是影響東北虎數量的主要因素。
我們再把目光投向我國,吉林和黑龍江的廣袤保護區構成了世界第三大東北虎棲息區域。與俄羅斯相比,我國的野生東北虎種群規模相對較小,目前僅有約70只。但這已是我國近年來加強保護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上世紀90年代,我國東北虎種群一度銳減至僅約20多只,密林中幾乎難覓虎蹤。為了恢復東北虎種群,2015年,我國建立了跨黑龍江,吉林兩省,占地約1.41萬平方公里的東北虎豹國家公園。
同時,我國積極與俄羅斯開展深入的保護合作,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并在保護區內廣泛應用紅外相機監測,衛星追蹤和無人機巡邏等先進技術手段。這些努力使得我國東北虎數量穩步回升,為這一珍稀物種的保護帶來了新的希望。
血色獵虎史
老虎在我國過去100年的生存境遇,堪稱一部令人扼腕的悲劇史。
曾幾何時,在我國遼闊的土地上,曾經繁盛地生活著5個老虎亞種:新疆虎(里海虎),華南虎,印支虎,孟加拉虎和東北虎。
然而,早在上世紀20年代,新疆虎就因人類的過度捕殺和棲息地的破壞,徹底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至于孟加拉虎,如今的雅魯藏布江流域,可能還存在零星游蕩的個體,但其數量已瀕臨滅絕。
華南虎,曾是我國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虎種。上世紀初期,在香港這樣的區域,甚至都能發現華南虎的蹤跡,足見其曾經的繁盛。
然而建國以后,由于人們生態意識不足,老虎被簡單粗暴地定性為了"害獸",全國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打虎運動。各村寨敲鑼打鼓,大張旗鼓地上山圍獵,獵殺一只老虎就能獲得"打虎英雄"的稱號。
這場持續十余年的全民運動,導致我國獨有的華南虎野外種群數量急劇萎縮。直到上世紀80年代,人們才幡然醒悟,認識到老虎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作用,但為時已晚。
2007年,是我國“老虎保護史”上比較特殊的一年。這一年出現了兩張令著名的老虎照片:一張是老虎保護專家馮利民在西雙版納拍攝的印支虎照片,但遺憾的是,此后人們再未在野外發現過印支虎的確切蹤跡。
另一張是村民周正龍拍攝的"華南虎照片",后來被證實是用老虎掛歷造假。這兩張照片映射出一個殘酷的現實:除了東北虎外,其他老虎亞種在我國境內已不存在野外種群。
生態破局志
根據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2022年的數據,我國境內除已滅絕的新疆虎外,現存4個虎亞種的個體總數達7116只。然而,其中約7000只老虎生活在動物園,虎林園乃至馬戲團中,人工繁育比例高達99%,野生個體卻不足1%。
在東北地區的各大虎林園,游客們常被數百只老虎集體"溜達"的壯觀場面所震撼,或是被養得肥碩如大橘貓的"胖虎"們擠在一起取暖的場景所吸引。然而,生物學家們對此卻深感憂慮,這些依靠投喂活雞,甚至登臺表演的圈養虎,早已失去了應有的野性。
更重要的是,未在野化環境下成長的老虎一旦放歸自然,很可能無法區分人類和其他獵物,對人類安全構成潛在威脅。
盡管如此,這些圈養老虎仍具有獨特的科普和教育價值。例如,網紅老虎"奶豆"年幼時被大鵝欺負不敢還手,在生肖交接活動中鬧出趣事的憨態,就吸引了大量游客慕名而來。這樣的案例有助于喚起公眾對野生動物保護的關注和意識。
更值得欣慰的是,自2015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以來,琿春保護區的梅花鹿密度已從每平方公里0.2只顯著提升至1.5只,野豬群也開始頻繁出沒于林間,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老虎幼崽成活率也從原先的30%提升至了50%。
科研人員通過紅外相機記錄到一個案例:一只虎媽媽在兩周內連續捕獲了3只狍子。這充分說明,隨著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東北虎的生存環境正在逐步恢復。
結尾
2022年,中俄兩國在邊境隔離圍欄上開辟了290個生態通道,這些間隔百米左右的缺口,為東北虎的自由遷徙打開了希望之門。未來,將有更多像"安巴"這樣的東北虎,通過這些生態走廊踏上我國土地,促進兩國虎群之間的基因交流。
森林每恢復一寸,老虎就多活一只。這不僅關乎一個物種的存續,更是人類能否與自然達成和解的重要考驗。俄羅斯虎群恢復的傳奇,能否在中國續寫?答案或許就藏在東北密林的每一聲虎嘯中。真正的"虎虎生威",應當是森林深處的自由呼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