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馬斯克最終是否選擇離職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但此時曝出的馬斯克在政府改革中途提前離職的傳聞,對于馬斯克而言究竟是功成身退呢,還是知“難”而退呢?
本文作者系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鄭志剛,文章來源于 《FT中文》2025年4月03日 。
本文大約4400字,讀完約11分鐘。
馬斯克和他領導的政府效率部在各種輿論聲討、財富損失和生命威脅中艱難地走過了兩個月。在3月27日接受Fox News主播拜爾專訪時,馬斯克提到在5月底完成預算削減超過1萬億美元的目標后即辭去美國政府特殊雇員身份。按照政府效率部規劃,他們使命結束的最后期限是美國建國250周年的2026年7月6日。如果馬斯克按照他的計劃于5月底離職,則比預定的時間提前了一年多。美國總統特朗普在3月31日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似乎間接證實了這件事。他對媒體說,馬斯克整頓表現杰出,“但他畢竟有規模龐大的企業要經營,某個時間點還是要回去的”。他表示,“我是希望把他留著越久越好”。但就在馬斯克離職傳聞甚囂塵上之際,馬斯克本人出面否認離職傳聞,稱這是“假消息”。
那么,盡管馬斯克最終是否選擇離職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但此時曝出的馬斯克在政府改革中途提前離職的傳聞,對于馬斯克而言究竟是功成身退呢,還是知“難”而退呢?
馬斯克離職傳聞甚囂塵上
第一,在商業和科技領域不斷創造奇跡的馬斯克在從政的道路上雖然短暫,但從心里到身上傷痕累累,萌生退意其實在情理之中預料之內。
領導美國政府效率部三個月來,馬斯克心里身上受到的傷害既有觸動利益分配蛋糕的政治對手的惡意中傷,又有冥頑不化的偏見者道貌岸然看似義正言辭的譴責,更有很多馬斯克原本希望通過還美國人民一個廉潔高效的政府減輕納稅人的負擔讓每個老百姓從中受益的各種誤解。
裁員4.3萬人、削減550億美元預算,馬斯克領導的美國政府改革聽起來像是降本增效的效率革命,但在華盛頓政客的眼中,卻意味著權力的重新分配。被政府效率部砍掉的每一個項目背后都會有不止一個失去回報的政府官員和國會議員;每一項裁員決定都會得罪一批公務員聯盟和行業集團。這些華盛頓的政客可以接受改革,但前提是改革不影響他們的權力和利益。
在馬斯克率領政府效率部大砍聯邦編制,裁撤某些經過國會同意而設立的機構時,遭到倡議團體、勞工工會以及被開除聯邦員工紛紛提告,指控馬斯克并非經過參議院任命通過的聯邦官員,行為明顯違憲。特朗普就職后政府效率部最先解散的是國際開發署(USAID),該機構被裁員或強制休假數千人。包括26名現任和前任USAID員工在內的原告,起訴馬斯克及DOGE,認為馬斯克實際上扮演了執行官員的角色,但并沒有經過參議院確認,違反了憲法關于“高級官員任命”的相關條款。
雪上加霜的是,馬里蘭州地方法院法官做出裁決,認為馬斯克的一些公開言論和媒體報道表明他在行使超出顧問權限的實質性權力,因此裁定暫時禁止馬斯克及DOGE進一步采取關閉行動。慶幸的是,第四巡回上訴法院三位法官一致認為,原告的指控目前尚不足以維持下級法院的禁令,決定在政府上訴期間撤銷該限制令。
工作受阻僅僅是馬斯克三個月來受到非難微不足道的一個方面。馬斯克創辦的電動車特斯拉受到波及,全國各地經銷處傳出抗議,甚至縱火事件,今年第一季市值蒸發三分之一,馬斯克個人財富從2024年12月以來減少大約1210億。
面對各種人身攻擊、財富損失和生命威脅,馬斯克最近在威斯康星州與媒體的會面中無奈地表示,領導政府效率部“讓我付出很多”。他說:“我受到很多壓力,特斯拉也一樣,我猜是想讓我們住手。我的特斯拉持股以及所有人的特斯拉股票價格跌了一半,這很嚴重。”
馬斯克出任政府顧問的代價很大
第二,并不能排除在一些執政理念上,馬斯克與其支持者特朗普出現分歧的可能性,馬斯克選擇以退出的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場。
在3月6日的內閣會議上,特朗普面對主要閣員對馬斯克及其領導的政府效率部的種種質疑和批評,不得不提到:“政府機構的改革將由各部門負責人自行決定,馬斯克先生的意見僅供參考”。
馬斯克3月29日在遠程參加一個活動時公開抨擊了白宮首席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對后者為特朗普關稅政策的辯護不以為然。這被一些媒體解讀為“于關稅戰導致華爾街股市暴跌之際,馬斯克罕見公開地抨擊特朗普政府核心圈人士”。馬斯克明確表示自己更喜歡一個自由貿易的世界,希望美國和歐洲之間走向“零關稅”,能有效建立“自由貿易區”。馬斯克甚至在社交平臺尖酸刻薄地諷刺擁有哈佛大學經濟博士學位的納瓦羅,“有哈佛的經濟學博士學位是壞事,不是好事”,“美國歷史上的每一次災難,似乎總是有一個來自哈佛的男人攪和其中” 。納瓦羅隨即做出回應,稱馬斯克“不明白”其他國家在貿易上欺騙美國的機制?!拔艺J為對埃隆最重要的一點是,他是個賣汽車的,這是他的工作,”納瓦羅補充道?!八皇窃诒Wo自己的利益,就像任何商人都會做的那樣” 。
同樣在近日,特朗普在接受記者采訪提及其第三任期時說,他“不是在開玩笑”。他的這番言論隨即引發全球熱議。按照美國憲法第22修正案,不管是否連續,美國總統任期限制為兩個4年。盡管在美修憲變更總統任期限制的程序極為嚴苛,一些媒體分析,考慮到共和黨目前控制的州和國會席次,特朗普連任第三任期“似無可行性”,但畢竟在今年1月底在特朗普就職幾天后,就有田納西州共和黨聯邦眾議員奧格茲就提案修憲,允許美國總統若兩個任期不連續的情況下可參選第3次的事情發生。
作為商人,馬斯克反對納瓦羅的關稅辯護
第三,馬斯克身體力行打開了美國政府效率提升的改革之門。在一定意義上,這是繼特斯拉和SpaceX之后馬斯克又創造的一次新的奇跡。
美國政府改革顯然不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一次,當然也不會是最后一次。不斷創造奇跡的馬斯克還是以自己的方式為美國政府改革打上了馬斯克特有的烙印。例如,以項目組顧問咨詢的方式推進,以零薪酬招聘理想主義者投身改革事業,借助人工智能手段查詢問題根源,等等。
更加重要的是,馬斯克通過信息充分透明現場實施報道政府改革的方式相信會讓越來越多的人們看到身患“大政府病”的美國政府存在的種種弊端,讓越來越多的人們理解馬斯克和他領導的政府效率部為何要以雷霆萬鈞之力以摧枯拉朽之勢雷厲風行地推動這項改革。因此,在這一意義上,已經被開啟的美國政府改革之門也許并不會因為馬斯克的辭任而悄無聲息地關上,馬斯克創造奇跡的歷史還在繼續。
當然,現在就斷言馬斯克一定會在今年5月底辭任政府效率部為時尚早,還有待于進一步觀察。于我個人而言,我更愿把這場辭職風波理解為馬斯克推動美國政府改革的曲折道路的一部分,畢竟前途是光明的。
一段時期以來,很多朋友通過各種途徑好奇地問我,你一向是研究公司治理和企業改革的,為什么一段時期以來對美國政府的改革表現出如此濃厚的興趣?我在此一并回答:我喜歡研究真實和有趣的改革,盡管是政府改革,但為我理解包括企業在內的組織變革提供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觀察窗口和政策直覺;同樣重要的是,正如已逝的歐洲史專家、社科院歐洲所前所長陳樂民先生所說的他“眼中看的是歐洲心中想的是中國”一樣,我眼中雖然看的是美國政府的改革,心中想的卻是中國企業的改革。
文章來源于《FT中文》2025年4月03日
責任編輯:劉菁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