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0日訊 4月9日,諸城市龍都街道《岔道口村志》歷時三年編纂出版發行。《岔道口村志》全書共計40多萬字,選用圖片300多張,附錄重要材料30多件。這是諸城市地方文化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也為新時期諸城市社區文化建設,探索了新的有效形式和實現路徑。
濰坊市委黨史研究院方志工作科科長劉敏說:“國有史,村有志。《岔道口村志》的出版,為濰坊市村志編修工作的發展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帶動作用。”
諸城籍著名作家、資深翻譯家、中國辭賦院院長王金鈴表示,《岔道口村志》通篇讀來,語風樸而不野,端緒博而不繁,實為“杏村”以降之典范。
據了解,岔道口是宋代大畫家張擇端的故里,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一代又一代的岔道口人在這片熱土上生息繁衍,薪火相傳,砥礪前行,創造了寶貴的歷史財富。特別是自2008年以來,岔道口社區充分發揮張擇端故里優勢,深入挖掘張擇端文化名人資源,先后規劃建設了茶道古街、張擇端故里牌坊、畫圣坊,諸城市青少年宮及劇院,諸城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藝海廣場等系列文化旅游設施,安放了龍城寶鼎,打造了充滿張擇端文化元素的張擇端文化街區,為居民、市民和游人營造了良好的文化生活環境和旅游景區,推動了社區文旅產業深入發展,成為諸城市的一張亮麗名片。
岔道口社區黨委書記、東升集團董事長姜衛剛告訴記者:“通過村史館建設和村志編纂,也匯集了共識、凝聚了力量,增強了社區居民對地方歷史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岔道口及東升集團重整行裝再出發,滿懷信心向未來,再接再厲創佳績,為街道乃至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建設做出新貢獻。”
閃電新聞記者 李濤 諸城融媒 蒲元英 濰坊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