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灑進泗縣人民醫院腫瘤二科的走廊,一位手捧錦旗的女士在醫生辦公室前駐足。錦旗上“醫德高尚醫術精,關愛病患暖人心”的金字熠熠生輝,這是患者韓女士對主治醫生吳敢先十余年醫者生涯的深情致謝,也映射著一位腫瘤科醫生用專業與溫情點亮生命暗夜的動人故事。
以微笑為藥:療愈從“心”開始
六年前,韓女士確診乳腺癌術后獨自就診,裹著厚重衣物的她蜷縮在診室長椅上,神情低落。吳敢先醫生的診療卻從一個微笑開始。“化療前,他先和我‘話聊’。”韓女士回憶,吳醫生多次用通俗的語言解釋病情,耐心疏導她的焦慮。在后續治療中,他始終踐行“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安慰,總是去幫助”的理念,讓韓女士在規范治療中感受到“被托住的溫暖”。
全病程管理:守護生命的馬拉松
面對腫瘤治療的持久戰,吳敢先創新建立“全病程管理”模式。從初診制定個性化方案,到康復期跟蹤指導,他構建起完整的服務閉環。韓女士難忘住院期間,吳醫生每日下班前必到病房“打卡”,細致詢問每位患者的藥物反應、飲食睡眠甚至情緒波動。“他總說,腫瘤醫生不僅要盯著指標,更要看見活生生的人。”
跨越診室的守護:回訪點燃希望
“治療結束,才是患者最需要支持的時候。”吳敢先將回訪制度打造成“看不見的接力棒”。從業十余年,他保持超高出院患者回訪率,對每位患者的病情、用藥、家庭狀況如數家珍。深夜的微信咨詢、定期的電話隨訪、針對性的康復建議……這些“永不斷聯”的關懷,讓無數曾被宣判“生命倒計時”的患者重拾勇氣。令人動容的是,吳醫生收到的錦旗中,不乏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臨終前委托家屬送來的謝意。
五心準則:讓醫學成為照進裂縫的光
“好醫療既要治病,更要治心。”吳敢先創立的“五心服務”——問診耐心、檢查細心、治療精心、回訪貼心、待患暖心,已成為科室準則。在腫瘤二科的白墻上,數十面錦旗無聲述說著醫患情誼。夕陽為最新添上的那面錦旗鍍上金邊,恰似吳醫生常說的那句話:“醫學的溫度不在儀器的精密,而在醫者心靈的厚度。”
當醫療技術飛速發展,吳敢先用行動證明:仁心與仁術從來不是單選題。這位堅守初心的醫者,正帶領團隊將醫學化作滋潤生命的春雨,讓更多人在抗擊病魔的路上,始終看見希望的光。(泗縣人民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