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述內容均基于可靠信息來源,詳情見文章末尾
在國際政治經濟的舞臺上,中美兩國的關系一直備受關注。特朗普之前威脅要對中國商品加征50%的關稅未能得逞后,開始給我國貼上新的“標簽”。
特朗普
臺灣前“立委”郭正亮用一句話揭示了美國在貿易戰中日益加劇的困境。這場表面上是貿易爭端的博弈,實際上已經從單純的經濟對抗升級為綜合國力的全方位較量。
郭正亮
那么郭正亮到底說了些什么呢?
圖源網絡
特朗普的“標簽戰術”
針對美國施加的關稅壓力,中國的反制措施既精準又有效:對美國農產品、能源和汽車加征34%的關稅,并限制稀土出口,直接打擊到美國軍工與新能源產業的核心。
圖源網絡
外交部發言人引用“禮尚往來”的說法作出回應,強調反制措施“遵循規則、促進發展”。稀土作為“殺手锏”,全球80%的產量由中國掌控。一旦斷供,將導致美國F—35戰機停產,電動汽車產業鏈癱瘓。
圖源網絡
這種“對等抗衡”的背后,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積累的強大經濟韌性。制造業占全球35%,科技人才儲備遠超美國。RCEP與中歐班列構建的貿易網絡更是成為強有力的反制支撐。
圖源網絡
德國媒體評價稱,“在全球范圍內敢于硬碰硬的只有中國”。他們多次指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本質上是一種“政治安慰劑”,既無法解決國內通脹高企、供應鏈斷裂等問題,還加速了美歐之間的離心傾向。
德國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
4月7日,特朗普再次提及對中國加征50%關稅,并將中國稱為“關稅濫用者”。他的主要目的是轉移國內經濟壓力。
特朗普
美國目前面臨通脹嚴重、中小企業破產潮以及供應鏈斷裂等諸多問題。而關稅政策被包裝成“保護美國利益”的象征性動作,試圖將公眾的不滿情緒引向外部。
圖源網絡
特朗普團隊深知“強硬對待中國”的選舉動員價值。通過制造“關稅濫用者”這一標簽,迎合保守派選民對“中國威脅論”的固有看法,同時也為后續可能的談判創造籌碼。
特朗普
他一邊揚言將關稅提高至104%,一邊釋放訪華信號,試圖以“胡蘿卜加大棒”的策略迫使中國讓步。這種“虛張聲勢”的戰術本質是選舉政治的延續。
特朗普
中方態度十分明確:如果美方繼續采取“極限施壓”的手段,所謂的善意毫無意義。正如外交部警告的那樣:“如果美方執意打關稅戰,中方將奉陪到底!”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
郭正亮把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比喻為“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他認為特朗普撐不過三個月,因為美國的進口商、出口商以及普通民眾都在承受巨大的壓力。一旦中國商品被征收高額關稅,價格必然上漲。
郭正亮
屆時,美國進口商可能會拒絕進貨,國內將面臨嚴重的供貨壓力,甚至可能出現缺貨現象。事實確實如此,特朗普發起的全球關稅戰已經讓美國內部壓力重重。
圖源網絡
美國消費者不得不承擔更高的物價,許多依賴中國進口商品的企業成本大幅增加,美股也遭受重創,民眾的不滿情緒高漲,國內已爆發上千場抗議活動。
新聞報道
總結
特朗普的“新稱呼”是一場政治表演,反映了美國對華遏制的戰略焦慮。然而,濫用關稅無異于“經濟自殘”,其單邊主義與多邊貿易潮流背道而馳。
特朗普
當中國以稀土為劍、以合作為盾,將博弈戰場從“關稅擂臺”延伸至“規則法庭”時,美國的單邊主義已然淪為一場自導自演的政治鬧劇。
圖源網絡
歷史終將證明:真正的強者不會依靠標簽羞辱對手,而是以開放合作重塑規則。特朗普的“關稅濫用者”鬧劇,不過是霸權黃昏的最后一支探戈:舞步越癲狂,落幕越倉皇。
信息來源:財聯社2025年04月03日關于德經濟部長:若歐洲聯合施壓 特朗普關稅政策將被迫讓步的報道;鳳凰網視頻2025年04月07日關于美國關稅新政在其國內引發囤貨潮,郭正亮:不相信特朗普能撐得住的報道;鳳凰網視頻2025年04月08日關于衰退已來?鳳凰觀察:美經濟衰退風險增高 最樂觀情形是停滯性通脹的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