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在上海養育孩子開銷挺大,沒想到實際數字更讓人咋舌。
有位博主跑到上海街頭隨機采訪了十幾位家長,問他們每年在孩子身上花多少錢,結果真是令人瞠目結舌。
第一位接受采訪的是位媽媽,從外貌和穿著看比較樸實,應該屬于普通家庭。
她的孩子已經五歲多了,當被問到一年養孩子的費用時。
她稍微想了一下就報出了答案:20萬。
原來孩子上了一所雙語幼兒園,光學費一年就要13萬左右。
聽到這個數字,博主當場愣住了:
“這所雙語幼兒園的學費,幾乎比我整個九年義務教育加起來還多!”
除了學費,這位媽媽還給才五歲的孩子報了好幾個興趣班,簡直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另外還有日常開銷以及偶爾的家庭旅行之類的。
博主追問:“你覺得這些錢花得值嗎?”
這位媽媽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值得,只要條件允許,全都給孩子花!”
本以為這位媽媽已經是相當舍得投入的了,沒想到接下來的一位更加驚人。
這位媽媽發型精致、保養得當,穿著很有品位,一看就知道價格不菲。
她應該是典型的上海本地人,說著一口流利的上海話。
她的孩子今年十三歲,正在讀初中,上的是公立學校。
這位媽媽相對來說比較隨性,既沒給孩子報補習班,也沒有額外的教育支出。
她覺得自己的孩子不是讀書的料,所以沒必要浪費錢:“讀書也就這樣吧,能省則省?!?/p>
“以前給孩子報過一個補習班,一年一萬多,還不如我自己買個包呢!”
按理說孩子長大了,花銷應該會減少一些,誰知道這位媽媽說她家一年還是要花30萬。
這位媽媽解釋道:“我們大概花了十幾萬在滑雪上?!?/p>
聽到這里,博主整個人都處于懵圈狀態,這個回答簡直太震撼了。
這位媽媽談起滑雪頭頭是道:“至少身體好,說不定以后還能當教練呢。”
不過不得不說,這樣的投入和回報比例確實有點懸殊,不知道孩子就算當了教練,要多少年才能賺回這些學費。
那初中生都這么花錢,剛出生的孩子一年得花多少呢?
這位媽媽的孩子才九個月大,還沒有涉及到教育和娛樂方面的花費,基本上都是硬性支出。
最大的開銷就是奶粉和保姆費,光這兩項一年就得十幾萬。
在上海請一位保姆,每月工資大概在八千到一萬之間。
雖然孩子才九個月,但這位媽媽已經開始為孩子規劃早教課程了,未來的花銷只會更多。
“聽說一節課要一千塊呢!”
下一位也是位上海本地媽媽,懷里抱著三歲的女兒。
這位媽媽特別喜歡給女兒買衣服打扮,每年單是給孩子買衣服就花了兩萬塊。
雖然女兒還沒上學,但該給孩子的啟蒙一點也沒落下,每周光是參加各種文娛活動,比如看話劇、去游樂園等,就要花幾百塊。
除此之外,她還給孩子買了保險,一年也要花上萬塊錢。
算下來一年的總花費也有十幾萬,但她覺得這些投入都非常值得。
同樣家里都有三歲孩子的另一位綠衣媽媽相比之下顯得會過日子得多。
她說自己孩子在教育上的投入基本為零,像幼兒園里有些同學一年光教育支出就超過十萬。
博主忍不住調侃:“這能教育成什么樣啊,五歲就直接讀本科吧?”
之所以不在教育上額外投入,并不是不負責任。
而是因為孩子的爸爸能力很強,英語、數學、體育都是他親自教孩子。
這樣一來,教育上的大頭支出就被省了下來,她每年主要花錢的地方是帶孩子玩樂方面,比如吃喝玩樂和旅游,一年大概花五六萬。
這位媽媽已經是博主采訪中花銷最少的一位了,這還是建立在孩子父親具備教育能力的基礎上。
評論區有一位孩子正上幼兒園大班的父親現身說法,他說自己每年大概花13萬左右。
他表示自己在上海屬于平均水平,既不算窮養也不算富養,算是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
教育確實是階層再生產的工具,大城市中的中產階級在教育支出上應該是占比最高的,畢竟只靠學校教育很難培養出精英,而上海作為超一線城市在這方面更是突出。
窮有窮的養法,富有富的養法,你一年花5萬,有人花10萬,甚至還有花50萬、100萬的,年收入不足5萬的家庭照樣能把好幾個孩子養大。
我們國家大多數人還是普通人,按照自己的標準要求自己就好,但這并不代表所有人,畢竟每個人的標準都不一樣。
資料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